碧溪洞里水潆洄,红树枝边花乱开。
出洞再来迷旧路,满山惟有绿封苔。
注释:慕溪黎子,别号也父,字一溪。所以叫慕溪。
其二:碧溪洞里,水回旋流动,红树枝边,花乱开。
出洞再来迷旧路,满山惟有绿封苔。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诗人以清新的笔触,将碧溪、绿苔等自然景观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碧溪洞里水潆洄,红树枝边花乱开。
出洞再来迷旧路,满山惟有绿封苔。
注释:慕溪黎子,别号也父,字一溪。所以叫慕溪。
其二:碧溪洞里,水回旋流动,红树枝边,花乱开。
出洞再来迷旧路,满山惟有绿封苔。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诗人以清新的笔触,将碧溪、绿苔等自然景观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释义:元冬已改仲,丹树故凝秋。 注释:元冬,冬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一月初;已,指已经;改,指更替;仲,古代对二月的称呼;丹树,红树;故,仍然;凝秋,凝结着秋天的寒意。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深秋季节,看到树上的丹叶依然保持着秋天的颜色,感受到季节的变化。 译文:冬季的第一个月已经到来,红叶依旧凝结着秋天的气息。 赏析:首句“元冬已改仲”,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时间的变迁。元冬是冬天的第一个月
楼台将送暑,关塞已迎秋。 月色天街近,风香水阁浮。 花开莲子唱,风引竹枝讴。 此夕正七夕,能来同写忧。 注释: 1. 楼台将送暑:即将告别夏季的炎热。楼台,指高楼或高台,这里可能是指诗人所居住的地方。将,即将。送,送别。暑,夏天。 2. 关塞已迎秋:迎接秋天的到来。关塞,古代边防要地,这里可能是指诗人所在的地理位置。已,已经。迎,迎接。秋,秋天。 3. 月色天街近:月光洒在街道上
邵少湄折柬有楼台将送暑凉露报新秋之句用何诗飘洒欣然余怀走笔答之其二 楼台将送暑,关塞已迎秋。 纨扇感无极,金兰气欲浮。 何时携好伴,樵月共清讴。 踏断四峰路,浑忘世外忧。 注释: 1. 楼台将送暑:楼台上的景色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到来。 2. 关塞已迎秋:关口和要塞都已经迎来了秋天的气息。 3. 纨扇感无极:手中的纨扇已经感受不到夏日的酷热,因为秋天的凉爽已经来临。 4.
楼台将送暑,风日正争秋。 【注释】:楼台即将送走炎热的夏季,而风和日丽的秋季正逐渐来临。 【赏析】:起二句点明时令和节候。 大火宵犹午,微凉朝渐浮。 【注释】:大火星在夜空中燃烧,犹如太阳般明亮耀眼,到了夜里仍然如同白天;清晨起来的时候,感觉不到一丝凉爽,反而觉得比白天还热一些。 【赏析】:这几句是写天气的变化。“大火”即心宿,古人认为心宿与夏季炎热有关联。夜深了,但心宿还在天上高照
这首诗是郭西桥的《用韵奉答》第三首。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和对皇帝的忠诚之心。 第一句“元冬已改仲,皇历又颁秋”,意为新年已经到来,皇帝颁布新的历法。在这里,“元”指的是新的一年,“仲”是农历一年中的第二个月,这里指春节;“皇历”是指皇帝颁布的历法或年号;“颁”是颁布的意思。整句意思是新的一年已经到了,皇帝颁布了新的历法。 第二句“天子万年圣”
【注释】 区见泉:人名,作者门生。 表弟新居寄贺:表弟新近建成的住宅,特此写信祝贺他。 自是栋隆吉:因为房屋建造得好,故能招来吉祥。 即看桂子秋:秋天时,树上的桂花开放了。 落成吾日醉,栖稳尔风流:你的新居落成之日,我要喝个大醉;你则安居乐业,潇洒自如。 琪花:美玉。 隔洲:隔河对岸。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七年(公元812年),作者时任国子博士。当时作者与友人区见泉的新家落成
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原文: ``` 用韵奉答郭西桥 其四 元冬已改仲,碧水旧涵秋。 雁阵声何急,鱼书寂不浮。 天涯穷短目,泽畔苦长讴。 叹息美人远,寒山殷百忧。 ``` 接下来是诗句的解释和翻译: ``` 1. 元冬已改仲,碧水旧涵秋。 - “元冬”指的是农历正月,“已改仲”意味着已经过了正月十五元宵节。这里的“碧水”可能是指清澈的水,而“旧涵秋”则表达了秋天的气息依然存在于这碧水中。 2.
【注释】楼台:指高楼。楼台将送暑,零露已飘秋:楼台即将送走酷热的夏天,清晨时分,露水已经洒遍了大地。 绿树流芳润,横塘积翠浮:树木上挂满了晶莹的水珠,像绿色的翡翠一样。横塘(池塘)里积水成碧,清澈如玉。 旧传双鲤信,谁唱跃鱼讴:从前有人传说过鲤鱼能传递书信,如今谁还唱起跳跃鱼儿欢歌呢? 泳藻熙然在,人间空百忧:游泳的鱼儿在水中快乐自在,然而人们却因为忧愁而感到烦恼。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1. 顷波来柬有游樵之约喜走笔答之 - 关键词:顷、波来柬、有游樵之约 - 注释:顷字在这里可能表示“不久”的意思,波来柬指的是书信或消息,有游樵之约意味着有邀请他去游山砍柴。 - 赏析:诗的前两句描述了收到一封书信后的喜悦心情,以及对于这次出游的期望。 2. 忽传澜石扎,清兴亦樵关 -
楼台将要送走暑热的时节,江海即将涵纳秋天。 目送孤舟渐行渐远,神伤远山云雾缭绕。 骏马怜惜古调之音声,鸿雁唱起新讴歌。 百越升平日年,谁又能先解除忧愁
【注释】 1. 四海:指国家。 2. 初:当初,开始。 3. 飞:飘荡。 4. 栖迟:居住。 5. 游宦:做官。 6. 退之:指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韩愈。 7. 子美:指唐代著名诗人杜甫。 8. 大道:大路,比喻前途广阔。 9. 坦夷:平坦,宽广。 10. 九霄:天空,极高之处。 11. 天禄:指朝廷。 12. 雠(chou)青简:指为官清廉。“雠”通“仇”。 13. 秋江:指秋天的江河。
【注释】 楼居书怀 —— 题作“楼居书怀”,是说作者因在京城居住而写。金门:汉宫门名,这里指代京城。翘首:抬头远望。蓟阳州:古郡名,今北京市一带。美人:喻指自己。制机中锦:织机上的丝线被切断了。 【赏析】 以“独上高楼”开头,起句即点出诗人身处京城,身居高位,但心系远方。次句承上启下,遥想当年,在京城的金门楼上,眺望着北方蓟阳州的景色。第三句用一个“美”字将全诗的意境托出了一层
这首诗是赞美一位地方官员的。诗的首句“朱绂南来自帝庭”,描述了这位官员从朝廷带来的荣耀和尊敬。接下来“牛刀宰邑万人宁”,描绘了他在治理下的地方,万民安宁。 接下来的几句“农耕戴胜鸣桑野,吏散慈乌下讼庭”则描绘了他治理下的乡村生活和官场上的清廉。“阖境幸沾君子泽,烛天欣睹老人星”更是赞颂他的德行和恩泽。 “千年桃发阳春丽,五色芝凝湛露馨”则描绘了他对当地人民的关爱和祝福。最后“好举琼杯餐石髓
这首诗是送别王知县赴京上计的。首联写王知县受命赴京上计,应居首位,奉命朝天,在及期之年。颔联写皇帝居九重之上,环象魏以望,王春一统天下,开华夷之盛。颈联写王知县上计之日,簪笏扬休,乐听韶宴。尾联写王知县离任归去,好为花县百姓所慰。 诗中用典丰富,如“帝阙”“九重”“象魏”等;对仗工整,音韵和谐,意境深远
注释: 千树桃花蘸武溪,东风芳草绿萋萋。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里武溪两岸桃红柳绿,满眼生机勃发的景象 重来踪迹无寻处,肠断渔郎思欲迷。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回忆,以及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通过对武溪两岸春景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勃勃。然而,诗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感叹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流露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之情。
《泊淮》是明代诗人霍与瑕的作品,其内容为: 月白沙明春满天,抱将明月伴春眠。/从来马上艰难曲,不入江南浪子船。 将对这首诗进行逐一分析: 1. 诗眼分析:在这首诗中,“明月”和“春眠”作为关键词,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赏以及内心的平静。同时,“马”和“江南浪子船”则暗示了旅途中的艰辛和无奈。 2. 意象解析:“月白沙明”描绘了一个宁静美好的夜晚景象,而“春满天”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