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身谁照邻,标格足清真。
郁水有馀乐,云庄无限春。
诗篇都大雅,文字逼先秦。
终似飞升去,水晶宫里人。
【注释】:
前身谁照邻,标格足清真。
郁水有馀乐,云庄无限春。
诗篇都大雅,文字逼先秦。
终似飞升去,水晶宫里人。
【赏析】:
《立春和卢星野方伯韵杂兴 其十》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一首诗作。此诗前四句写自己与友人卢星野的友情深厚,彼此志趣相投;后六句赞美友人高洁之品和才华出众,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前身谁照邻,标格足清真。
郁水有馀乐,云庄无限春。
诗篇都大雅,文字逼先秦。
终似飞升去,水晶宫里人。
【注释】:
前身谁照邻,标格足清真。
郁水有馀乐,云庄无限春。
诗篇都大雅,文字逼先秦。
终似飞升去,水晶宫里人。
【赏析】:
《立春和卢星野方伯韵杂兴 其十》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一首诗作。此诗前四句写自己与友人卢星野的友情深厚,彼此志趣相投;后六句赞美友人高洁之品和才华出众,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释义:元冬已改仲,丹树故凝秋。 注释:元冬,冬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一月初;已,指已经;改,指更替;仲,古代对二月的称呼;丹树,红树;故,仍然;凝秋,凝结着秋天的寒意。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深秋季节,看到树上的丹叶依然保持着秋天的颜色,感受到季节的变化。 译文:冬季的第一个月已经到来,红叶依旧凝结着秋天的气息。 赏析:首句“元冬已改仲”,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时间的变迁。元冬是冬天的第一个月
楼台将送暑,关塞已迎秋。 月色天街近,风香水阁浮。 花开莲子唱,风引竹枝讴。 此夕正七夕,能来同写忧。 注释: 1. 楼台将送暑:即将告别夏季的炎热。楼台,指高楼或高台,这里可能是指诗人所居住的地方。将,即将。送,送别。暑,夏天。 2. 关塞已迎秋:迎接秋天的到来。关塞,古代边防要地,这里可能是指诗人所在的地理位置。已,已经。迎,迎接。秋,秋天。 3. 月色天街近:月光洒在街道上
邵少湄折柬有楼台将送暑凉露报新秋之句用何诗飘洒欣然余怀走笔答之其二 楼台将送暑,关塞已迎秋。 纨扇感无极,金兰气欲浮。 何时携好伴,樵月共清讴。 踏断四峰路,浑忘世外忧。 注释: 1. 楼台将送暑:楼台上的景色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到来。 2. 关塞已迎秋:关口和要塞都已经迎来了秋天的气息。 3. 纨扇感无极:手中的纨扇已经感受不到夏日的酷热,因为秋天的凉爽已经来临。 4.
楼台将送暑,风日正争秋。 【注释】:楼台即将送走炎热的夏季,而风和日丽的秋季正逐渐来临。 【赏析】:起二句点明时令和节候。 大火宵犹午,微凉朝渐浮。 【注释】:大火星在夜空中燃烧,犹如太阳般明亮耀眼,到了夜里仍然如同白天;清晨起来的时候,感觉不到一丝凉爽,反而觉得比白天还热一些。 【赏析】:这几句是写天气的变化。“大火”即心宿,古人认为心宿与夏季炎热有关联。夜深了,但心宿还在天上高照
这首诗是郭西桥的《用韵奉答》第三首。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和对皇帝的忠诚之心。 第一句“元冬已改仲,皇历又颁秋”,意为新年已经到来,皇帝颁布新的历法。在这里,“元”指的是新的一年,“仲”是农历一年中的第二个月,这里指春节;“皇历”是指皇帝颁布的历法或年号;“颁”是颁布的意思。整句意思是新的一年已经到了,皇帝颁布了新的历法。 第二句“天子万年圣”
【注释】 区见泉:人名,作者门生。 表弟新居寄贺:表弟新近建成的住宅,特此写信祝贺他。 自是栋隆吉:因为房屋建造得好,故能招来吉祥。 即看桂子秋:秋天时,树上的桂花开放了。 落成吾日醉,栖稳尔风流:你的新居落成之日,我要喝个大醉;你则安居乐业,潇洒自如。 琪花:美玉。 隔洲:隔河对岸。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七年(公元812年),作者时任国子博士。当时作者与友人区见泉的新家落成
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原文: ``` 用韵奉答郭西桥 其四 元冬已改仲,碧水旧涵秋。 雁阵声何急,鱼书寂不浮。 天涯穷短目,泽畔苦长讴。 叹息美人远,寒山殷百忧。 ``` 接下来是诗句的解释和翻译: ``` 1. 元冬已改仲,碧水旧涵秋。 - “元冬”指的是农历正月,“已改仲”意味着已经过了正月十五元宵节。这里的“碧水”可能是指清澈的水,而“旧涵秋”则表达了秋天的气息依然存在于这碧水中。 2.
【注释】楼台:指高楼。楼台将送暑,零露已飘秋:楼台即将送走酷热的夏天,清晨时分,露水已经洒遍了大地。 绿树流芳润,横塘积翠浮:树木上挂满了晶莹的水珠,像绿色的翡翠一样。横塘(池塘)里积水成碧,清澈如玉。 旧传双鲤信,谁唱跃鱼讴:从前有人传说过鲤鱼能传递书信,如今谁还唱起跳跃鱼儿欢歌呢? 泳藻熙然在,人间空百忧:游泳的鱼儿在水中快乐自在,然而人们却因为忧愁而感到烦恼。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1. 顷波来柬有游樵之约喜走笔答之 - 关键词:顷、波来柬、有游樵之约 - 注释:顷字在这里可能表示“不久”的意思,波来柬指的是书信或消息,有游樵之约意味着有邀请他去游山砍柴。 - 赏析:诗的前两句描述了收到一封书信后的喜悦心情,以及对于这次出游的期望。 2. 忽传澜石扎,清兴亦樵关 -
楼台将要送走暑热的时节,江海即将涵纳秋天。 目送孤舟渐行渐远,神伤远山云雾缭绕。 骏马怜惜古调之音声,鸿雁唱起新讴歌。 百越升平日年,谁又能先解除忧愁
游兰芎山 曾峰上回盘,承虚闷深坞。 外周峥嵘石,中蕴开辟土。 磴道亘烟岚,仙居绝云雨。 凿井贮泉深,泥灶并厓阻。 冥茫紫金丹,雕焕青莲宇。 塔欹藤薜绵,庭寂苔藓古。 甚念双巨杉,攴天象脩柱。 虽依布金地,终莫遁斤斧。 人生矧多难,夭伐何可数。 愿栖岩萝幽,聊结麋鹿伍。 曙海看日生,夕江窥月吐。 霁雪照百楼,凉飙荡天姥。 抚化周四时,餐霞契真侣。 神明一以超,逍遥自遐举。 胡为坐如堵
【注释】 立春:古代节气。卢星野:人名。方伯:地方长官。杂兴:即随感而发,随意吟咏之作。 【译文】 春诗无次序,聊寄旧同袍。 蚂蚁的叫声多么大,鹪鹩的翅膀又更高。 看花迷雾眼,掩镜有霜毛。 落落长吟兴,除非借酒豪。 【赏析】 此篇作于元末明初。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作者对这种混乱的局面表示不满,但又无能为力。他只好以诗来发泄自己的愤懑和不平之气。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
北窗间卧 在凉爽的北窗下休息。 长夏畏溽暑,闲来北窗卧。 长夏即夏季,因“长”故称。溽暑即暑热,因“溽”字而得;“烦闷”则因“暑”和“暑”二字的重复而得。“惮”,害怕。这里指夏天炎热难耐。作者在夏日里感到烦躁不安,于是便到北窗下休息,以求清静。 树木有繁阴,矧乃凉风过。 树荫浓密,更何况凉风吹拂而过? 快哉一室间,清谣欲谁和。 在这宽敞的居室中,我吟咏着清新的诗歌,想听听谁和我一起唱和呢?
南山宴集 我在尘网中,而有世外心。 逸步常独往,静听山水音。 矧兹同怀客,陵缅极窥临。 振衣崇云表,洗耳清涧浔。 阳葩霭芳气,嘉树郁繁阴。 纵浪流觞饮,低徊攀桂吟。 丽泽悦来浅,考槃乐何深。 穷栖谨素履,达宦轻华簪。 薰风自南至,曾泛有虞琴。 馀韵已寥阒,忧怀良莫任。 注释: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南山酬梁昭感病见赠》中的一首。全诗共八句,描绘了作者在南山宴集时的心情和景象
这首诗是作者在立春时节对卢星野方伯所作的一首即兴之作。全诗共十句,每一句都包含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农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首句“投老归村落”,描绘了诗人晚年回到农村的生活场景。这里的“投老”指的是年老体衰,而“归村落”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次句“交游总旧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旧日知己之间的深厚友谊。这里的“交游”指的是朋友间的交往,而“旧知”则强调了这些友情都是长久而真挚的
【注释】: 少负豪雄气,先贤谓易过。 贾(jiǎ)涕嗟(jiē)太甚,廉(lín)饭恨空多。 通塞谁知命,功名老作魔。 祇今凭法水,一洒永清和。 【赏析】: “少负豪雄气”,是说年轻时就有英雄豪杰之气。“先贤”指古代的贤人。“易过”,容易通过的意思。“贾涕嗟太甚”,即感叹自己不能像古人那样功业卓著。“廉(lín)饭”,清贫的生活。“恨空多”,怨恨自己没有更多的俸禄。“通塞”,即仕途是否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