牖户谁教各自开,花间衙内海潮来。
分门岂虑添丁恼,酿蜜应防闸课催。
蚁穴尚能藏郡国,龙宫亦自有楼台。
书生苦欠立锥地,凭仗东风为作媒。

【注释】

蜂房:蜜蜂的巢穴,比喻家庭。

牖户谁教各自开:窗户和门户是谁故意分开的呢?牖,窗。户,门。谁教,指谁有意为之。

海潮:大海的潮水。

分门:分家。

酿蜜:蜜蜂酿制蜂蜜。

闸:闸门。

蚁穴:蚂蚁筑的窝,比喻微小之处。

郡国:古代行政区划的名称。

龙宫:神话传说中的东海龙王所居之地。龙宫即龙宫山。

立锥地:插一根锥子的地方。形容地方很小,只能容得下锥子,借指极小的一块地方。

东风:春风,这里指春天的风。

媒:做媒的人,引申为撮合人的意思。

【赏析】

此诗是一首讽刺诗。诗人以蜜蜂自喻,通过描写蜜蜂的生活,揭露了统治者剥削人民、搜刮民膏的罪恶行径。全诗采用拟人和反诘的手法,语言通俗易懂,形象生动鲜明,寓意深刻。

“蜂房”,蜜蜂的巢穴,比喻家庭。首句说:“谁教牖户(门窗)各自由开?”门窗本是关闭的,但被谁给打开了呢?这一句表面上是在问“开窗”和“开门”的原因,实则在讽刺那些不顾人民死活,随意破坏生产秩序,任意拆散人民的家庭和生活秩序的统治者,他们就像把门窗打开一样,不管人们是否愿意,就破坏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第二句说:“花间衙内海潮来。”衙内,指衙役,衙役们常常要巡逻,而“衙内”一词又含有对人的侮辱。海潮,泛指大浪,这里比喻统治者横征暴敛、搜刮民膏的滔天巨浪。这句诗表面是写自然界的景色,实际是比喻统治者像海潮一样,无孔不入,肆意侵害人民的切身利益。

“分门岂虑添丁恼”,这是说:分家难道会让人讨厌吗?这句诗表面是在说分家这件事,其实质是讽刺那些只顾自己的私利,置百姓于水火之中,不顾百姓死活的统治者。

“酿蜜应防闸课催”,蜜蜂酿制的蜂蜜用来喂养自己的幼虫,所以不会担心被征收赋税(如“闸课”)。而这里的“闸课”则是指统治者强征赋税的行为。这句诗的表面意思是说:自己辛辛苦苦地采蜜,却要担忧被征税,这实际上是在讽刺那些横征暴敛、巧取豪夺的统治者。

“蚁穴尚能藏郡国,龙宫亦自有楼台”,这是说:即使是小小的蚂蚁穴,也能藏着一座郡城;即使是再大的龙宫,也一定有其楼阁台榭。这里比喻统治者的财富极其庞大、富丽堂皇。

“书生苦欠立锥地”,这是说:读书人苦于没有立锥之地(立锥之地是形容地方极小,仅容一人坐立),暗指统治阶级残酷压榨劳动人民。这句诗表面意思是说:读书人没有立锥之地,实际上是在讽刺那些压迫剥削劳动人民的统治者。

最后两句写道:“凭仗东风为作媒。”“作媒”在这里的意思是:撮合、帮助,这里指的是帮助劳动者争取应有的权益。“东风”在这里既是自然现象,也是比喻,意指春风、春雨等有利于万物生长的自然因素,也比喻领导者的政策、措施等。这两句诗的表面意思是指在春天里,农民可以播种庄稼,获得丰收,而这一切的背后都是得益于统治者的帮助和关怀。实际上则是在讽刺那些只顾自己享受、不顾百姓死活的统治者们。

这首诗采用了拟人和反诘的手法,语言通俗易懂,形象生动鲜明,寓意深刻。它以蜜蜂自喻,揭示了统治者剥削人民、搜刮民膏的罪恶行径。全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却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统治者的强烈谴责。这种强烈的爱憎感情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深远的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