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馀新绿涨横塘,红板桥边矮粉墙。
知是清明时节到,秋千一架傍垂杨。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掌握古诗的能力。此类题目,要求考生平时多读名篇佳作,多积累,多背诵,同时要注重理解,注意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去分析。

过风泾:经过风泾。风泾:地名,在今江苏苏州市西。横塘:水塘。

红板桥边矮粉墙:雨后初晴,小桥流水,垂柳依依。“矮粉墙”即用淡墨画的短墙。

“知是清明时节到”,点明时间,说明诗人来到风泾的目的,是为了踏青游玩。

秋千一架傍垂杨:春日里,杨柳依依,人们便在杨柳下荡秋千。

译文:

雨后新绿涨水塘,红板桥边矮矮的粉墙。

知道此时是清明时节,杨柳依依,秋千架旁的杨柳随风飘扬。

赏析:

《过风泾》是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诗的首句以“雨馀”总领全篇,交代了时间。第二句写景,第三句抒情。这两句写景,既写出了风泾的特点,又写出了清明时节的特点。“雨馀”是“过风泾”的伏笔;“涨横塘”是“过风泾”的起因;“红板桥边矮粉墙”,“垂杨”是“过风泾”的线索。

最后一句抒情,点出时令,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这首诗描写了清明时节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