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闻杨柳青,今见杨柳黄。
三秋既迫暮,五更仍飞蝗。
昔闻杨柳青
昔闻杨柳青,今见杨柳黄。
三秋既迫暮,五更仍飞蝗。 注释与赏析
注释:
- 瞿佑:字宗吉,元代诗人,钱塘人。洪武初以诗歌被荐举,历任宜阳训导、周府长史等职。因诗获罪遭贬谪,后在永乐年间被赦免。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物及人生情感,其作品多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风格清新脱俗。
- 杨柳青谣:即《杨柳青歌》,是一首描绘杨柳的古诗,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杨柳色彩来表达时光流转带来的变迁之感。
- 昔:过去,指从前或过去的时光。
- 今:现在,当前的时间。
- 黄:黄色,指春天来临,柳叶由绿变黄的景象。
- 三秋:秋季的三个月时间,这里用来代表秋天。
- 暮:傍晚时分,指天色渐暗的时刻。
- 五更:古代计时方法,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 飞蝗:此处比喻自然灾害,如蝗虫灾等导致农作物受损的现象。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杨柳颜色变化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变迁的感慨。首句“昔闻杨柳青”回忆了诗人过去所见杨柳翠绿的情景,而“今见杨柳黄”则揭示了现在杨柳已变为黄叶。这种颜色的变化不仅仅是季节更替的自然现象,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以及事物由盛转衰的过程。
诗中还提到了“三秋既迫暮,五更仍飞蝗”,这既是对季节和时序的描写,也反映了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可能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在秋天的傍晚,原本应该安宁宁静的场景突然变成了飞蝗肆虐的局面,这种强烈的对比更加凸显了诗人对现实困境的感受和无奈。
此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自然意象传达了深深的哀愁与哲思。它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体验,也折射出那个时代人们对于生存状态的普遍关注。通过对自然界景象的描绘,诗人巧妙地把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相结合,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