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罢勾胪肃仗齐,小臣分号殿东西。
千官班静相公出,恭请天恩御赐题!
【注释】己丑年:唐武宗会昌五年。勾胪肃仗:指百官排列整齐肃立,侍卫官员整肃仪仗。分号:分别在东西两厢站立。相公:宰相。御赐题:皇帝赐给题词。
【赏析】此诗为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临轩曲》中的第五首。《临轩曲》,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以“临轩”点明题旨。《临轩曲》共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五首。这首诗写于李商隐任内官之时,当时他与令狐楚同任东都留守、东都留守判官,因有感而作。
“唱罢勾庐肃仗齐,小臣分号殿东西”,起句点出题面。“唱罢”说明宴会已经结束了。“勾庐肃仗齐”,勾庐,指宫帐。肃,恭敬地。齐,整齐。这句说宴席结束后,百官排列成行列,肃然有序,侍卫人员整肃仪仗,准备迎接皇上驾到。这两句是写宴会结束以后的情景,表现了君臣之间和乐融洽的气氛。“小臣分号殿东西”,小臣,指李商隐自己。号,这里是指官职名。这句说李商隐在百官中分列东西两厢,侍立在殿下。“唱罢”两句是写宴会结束时的场面。“千官班静相公出,恭请天恩御赐题”,千官,指百官。班,排列成行列的意思。靖,安静的意思。相公,指宰相。“出”,走出的意思。“恭请天恩”,指请求皇帝的恩典。“御赐题”,就是皇帝亲自赐给题词。这两句说宴会结束后,文武百官肃然而坐,等待宰相出来。他们向宰相恭敬地请求皇帝的恩典,希望他赐给他们题词。“天恩”二字,既表达了对皇帝恩典的期待,又体现了君臣间的亲密关系,还隐含着李商隐对自己仕途坎坷的无奈。
这首诗是一首咏古之作。从诗题看,作者意在咏叹唐朝文宗大和年间宰相裴度主持编撰的《宪宗实录》。《宪宗实录》是一部记录宪宗皇帝生平事迹的历史著作,也是研究唐宪宗一朝历史的重要典籍。据《旧唐书·职官志》,唐朝的宰相分为三等,其中一等为同平章事、参知政事、门下侍郎、中书侍郎;二等为左右仆射、诸卿监修国史;三等为吏、户、礼部及诸曹尚书等,其下还有郎中、员外郎等官职。因此,当裴度担任宰相时,他的官职应属于第三等。“千官班静相公出,恭请天恩御赐题”,意思是说,在裴度离开座位之前,百官肃然无声,等待宰相出来,恭敬地向裴度请求皇帝的恩典,希望皇帝给他赐给他题词。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朝廷大臣们对裴度的敬重之情,而且也反映了当时君臣关系的密切以及朝廷上下团结一致的气氛。“唱罢”两句,是写宴会结束的情况,但与前面的宫廷盛况形成鲜明对比。宴后文武百官肃然列坐,等待宰相裴度出来,向宰相请教有关《宪宗实录》的事。“千官班静”四字,既表现出朝廷君臣之间的亲密无间,也反映出当时朝廷上下团结一致的局面。“小臣”一句,既是对自身身份的谦抑,也是对宰相地位的肯定。这一句既表明了自己在朝廷中的卑贱身份,也表现了对宰相地位的尊重。“天恩”二字,既表达了对皇帝恩典的期待,又体现了君臣之间的亲密关系。这一句既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也体现了自己对朝廷的信任和忠诚。
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含蓄,充分体现了李商隐善于运用典故的特点。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当时唐朝官场的风貌和朝廷上下团结一致、和睦相处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