衮衣黄幄殿中间,玉几凭临咫尺攀。
跪迎炉烟宣履历,分明觌面识龙颜。
【注释】
己丑:指天启七年(1627年)。衮衣,皇帝所穿的祭服。黄幄,即黄色的帷幕。殿中间:指宫殿内。玉几:帝王使用的玉制桌案。咫尺攀:咫尺之间,形容距离非常近。
觌面:当面相见的样子。龙颜:皇帝的面貌,比喻为皇帝。
赏析:
《临轩曲》是明代诗人陈子升创作的一首宫词,全诗共三首,分别描写了不同场合下皇帝与群臣见面的情景。这首诗描写的是宫廷内君臣相见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皇帝与臣子之间的亲近和融洽关系。
“衮衣黄幄殿中间,玉几凭临咫尺攀。”第一句描绘了皇帝身穿衮衣坐在黄幄中的大殿中的场景。衮衣,古代皇帝所穿的礼服;黄色的帷幕,象征着皇家权威和尊贵。第二句描述了臣子们跪在玉几旁,距离皇帝咫尺之遥,表达了臣子们对皇帝的敬仰之情。这里的“黄幄”、“衮衣”都是用来形容皇帝身份高贵、地位崇高的象征。
“跪迎炉烟宣履历,分明觌面识龙颜。”第三句则描写了臣子们跪在玉几前,向皇帝呈递履历表,以便皇帝了解臣子的工作情况。这里的“炉烟”,可能是指皇宫内的香炉中冒出的烟雾,寓意着皇权的威严和神圣不可侵犯。“觌面识龙颜”,直接面对皇帝的面庞,表现出臣子们对皇帝的敬仰和忠诚。
整首诗通过对宫廷内君臣相见的场景的描绘,展现了皇帝与臣子间的亲密关系。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皇权的敬畏和对皇帝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