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节扁舟若与期,相逢犹怪客来迟!
绣衣躯干经时伟,学士歌声自昔悲!
老去弟兄惟纵酒,乱中年月已编诗。
龙眠秋色应如奋,今夜何人赋所思?
注释:
令节:美好的节日。扁舟:小船,这里指作者乘船来访。
相逢:相遇。客来迟:客人来得较晚。
绣衣:华丽的衣服。躯干:身材。
学士:这里指作者自己。歌声:指诗歌创作。
老去弟兄:年纪老了,兄弟也少了。惟:只。纵酒:喝酒。
乱中年月:混乱的年月。已编诗:已经写了许多诗。
龙眠:指桂林的山水。秋色:秋天的景色。奋:振奋,奋发。
今夜:今天晚上。何人赋所思:有谁能赋诗抒怀。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中秋节那天乘船来到桂林时所作的。他与友人相见甚欢,然而对于他们的到来,却感到有些意外。因为在此之前,他们之间并不熟悉,而如今却能够一见如故,这实在是让人感到惊奇。
诗中“令节扁舟若与期,相逢犹怪客来迟!”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朋友们到来时间的惊讶之情。这里的“令节”指的是美好的节日,作者乘船来到桂林,本以为时间已经过去了许多,所以见到朋友时,会感到有些意外和惊讶。“犹怪”一词则表示了这种惊讶的情感,它暗示了作者对朋友们到来时间的惊讶。
接下来的“绣衣躯干经时伟,学士歌声自昔悲!”两句则是对朋友们的赞美之词。“绣衣”是指华丽服饰,象征着尊贵的身份;“躯干”则是指身体,这里用来比喻人的才华或成就。“经时伟”表示这些才华或成就历经岁月仍显伟大;“自昔悲”则意味着这些才华或成就自古以来就伴随着哀愁和悲苦。
“老去弟兄惟纵酒,乱中年月已编诗。”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朋友们的生活状态。在这里,“老去弟兄”指的是年迈的兄弟,“惟纵酒”表示只有喝酒来解闷。“乱中年月”则指的是混乱的年月,暗指国家政治动荡不安的局面。“已编诗”则表示他们已经写了许多诗歌来表达他们的忧国忧民之情。
最后一句“龙眠秋色应如奋,今夜何人赋所思?”则是一个设问句。“龙眠秋色”代指桂林的山水美景,“应如奋”表示这些美景如同被激发起来一样焕发生机活力;“今夜何人赋所思”则是一个疑问句,询问今晚谁能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想。
整首诗通过对朋友们到来、赞美他们的才华和生活状态以及设问结尾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们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国家政治动荡局面的关注和忧虑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豪放洒脱的性格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