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梧瘴疠连朝恶,终日哭人泪未干!
万里避胡同作客,一时归汉尔无官!
孤舟得病扶持少,蛮郡求医药饵难!
垂死尚祈诗瞑目,诗传泉下益悲酸!
【注释】苍梧:即广东一带。瘴疠:南方湿热的山林中生长的植物,如菌类、草叶等,人吃了可以得疫病死,故称瘴疠。恶:指病。哭人:哭董孝廉。董孝廉名仁杰。泪未干:泪水尚未干。避祸:躲避灾祸。胡同:古县名。汉:汉朝,这里借指董孝廉的家乡。“尔”是您的意思,代董孝廉自称。无官:没有官职。孤舟:小船。病:指疾病。扶(fú)持:扶着,支持。少:少时。蛮郡:指广东一带。医药饵难:求医买药很难。诗瞑目:指死后能听到别人吟诗就满足了。泉下:地下。
【译文】
苍梧一带湿热的山林中生长的植物,人吃了可以得疫病死,我整天哭着董孝廉,泪水还没有干。
我一路躲开祸患,远离家乡作客;一时间回到故乡,却失去了官职。
我在小船上得了重病,身体虚弱,支撑着勉强前行;到广东一带求医买药,很难办到。
快要断气的时候,还祈求能听到别人的吟诗,死后能听到别人吟诗就满足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避乱途中所作。诗人自注说:“庚寅年。”庚寅是清康熙四年。当时作者因避战乱从湖南长沙来到广东,途中经过苍梧一带。苍梧一带地处边远,气候恶劣,瘴疠流行。诗人日夜怀念董孝廉,又担心自己身患重病,不能为董孝廉送终。因此写下了这首诗。
全诗以悲怆之情贯穿始终,表现了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和高洁坚贞的品格。
首句写诗人在苍梧一带的所见所闻,苍梧一带多瘴疠之疾,人们生病后终日哭泣不止,而自己的眼泪却未干。这两句看似客观地写出了苍梧一带的地理环境和人们的生活环境,实则寓含了诗人对当地百姓疾苦的同情。接着诗人又写到自己因为躲避战乱,而离开家乡,四处漂泊。一路上,他时时思念家乡,但又不能归去;时时想到自己没有官职,无法报效国家,心中十分难过。这种心情,正是诗人身处乱世,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真实体现。
颔联写到了诗人与董孝廉的交往。董孝廉是作者的好友,两人情同手足。诗人用“避祸”、“归汉”来比喻董孝廉的处境,既表明了自己和董孝廉一样的无奈与悲伤,也表明了他对朋友深深的关怀。
颈联进一步描绘诗人在途中的艰难处境。由于身体患病,诗人不得不在小船上艰难地维持生计;而在广东一带,求医买药又极为艰难。这两句不仅写出了诗人自身的困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人民的深深同情。
尾联是诗人在临死前的愿望。他希望自己能在临终前听到别人的诗歌,以此来慰藉自己的心灵,表达他的哀思。这也是一种人生的态度,即无论生与死,都要坚持自己的信念与追求,不放弃希望。
这首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