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将輀回震海隅,追封「宁夏」宠谁逾!
藩王庆吊朝仪定,郡吏逢迎礼数殊。
鬼马烟销遗宝镫,佳人火化著珠襦。
共惊使客郎官贱,出入偏从甬道趋。
【注释】:
輀:古代一种有轮的交通工具,这里指马。回震海隅:回荡在海边边陲。
追封:追赠。宁夏:即明朝的宁夏卫,治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藩王庆吊朝仪定:藩王参加朝廷祭祀仪式。庆吊:慰问吊唁。朝仪:朝礼、朝谒等礼节。
郡吏逢迎礼数殊:郡守和县令等官吏,为了巴结权贵,往往特别奉承。逢迎:迎合,逢时。礼数:礼仪,规矩。殊:不同。
鬼马烟销遗宝镫:指马匹被烧死,留下宝灯。鬼马:比喻骏马。
佳人火化著珠襦:“佳人”指死者。火化:用烈火焚烧尸体以取其灰烬。着:穿,穿戴。珠襦:用珍珠做成的衣服。
共惊使客郎官贱:共同惊讶的是那些出使远方或为外国君主服务的官员地位卑贱。
出入偏从甬道趋:出入的时候,都沿着一条通道走。偏从,独自行走。甬道:宽敞平坦的道路。趋:快步走。
【赏析】:
《广州杂诗》共有八首,此其一写在广州的所见所闻,主要反映了明中期广东地方政治上的腐败现象。作者以讽刺的笔触揭露了当时官场的黑暗。
第一联“上将輀回震海隅,追封「宁」州宠谁逾!”,诗人通过描绘一个场景,来表达他对官场的不满和愤怒。他看到了一群官员在追赠某个人的荣誉,而这个人并没有做出什么值得称赞的事情。这里的“上将輀回震海隅”指的是将军的车队从海边出发,“追封”则是皇帝赐予某人荣誉封号的意思。而那个被追封的人却是“宁”,即宁夏卫。这个封号是给了一个从未有什么政绩的人的,这让他感到震惊和愤慨。
第二联“藩王庆吊朝仪定,郡吏逢迎礼数殊。”,这一联描写了官员们为了讨好上司而做出的种种行为。他们参加朝廷仪式,是为了向皇上表示他们的忠诚和尊敬;而他们对待下属的态度则完全不同。这些官员们总是想方设法地巴结上司,而对下属却毫不关心,甚至会采取一些极端的手段来讨好上司。这种官场上的腐败现象让诗人感到愤怒和无奈。
第三联“鬼马烟销遗宝镫,佳人火化著珠襦。”,这一联进一步揭示了官场的黑暗和腐朽。这里的“鬼马”指的是马匹被烧死,留下宝灯;“佳人”是指死者。这两个词都是用来象征死亡和毁灭的。而“火化著珠襦”则暗示着死者的身份地位极高,死后还穿着华丽的衣服。这些描述都让人感到悲伤和无奈。
最后一句“共惊使客郎官贱,出入偏从甬道趋。”,诗人表达了他对那些出使远方的官员们的鄙视。这些官员们的地位非常低微,只能默默地忍受着生活的艰辛。而且他们还要经过一条狭窄的小路才能进入京城,这种屈辱的生活也让诗人感到痛心。
这首诗通过对广州官场上的现象进行讽刺和揭露,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愤怒。同时,它也反映了作者对社会公正和公平的追求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