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名虚冒乱离间,变后除书尽可删!
宫尹滥凭供俸窃,新恩屈就侍郎班。
为要使节频颁诏,漫假旌麾岂出关!
江右诸君承宠遍,故乡可听锦衣还?

荣名虚冒乱离间,变后除书尽可删!

宫尹滥凭供俸窃,新恩屈就侍郎班。

为要使节频颁诏,漫假旌麾岂出关!

故乡可听锦衣还?

注释

  1. 荣名:名声,荣耀的名声。
  2. 虚冒:虚假地获得。
  3. 变后:指政局变动之后,这里可能指清军进入广东。
  4. 除书:任命诏书。
  5. 宫尹:古代宫廷中的高官。
  6. 滥凭:随意凭借。
  7. 供俸:供给俸禄(薪水)。
  8. 新恩:新近获得的恩惠或恩准。
  9. 屈就:屈身就任较低职位。
  10. 侍郎:文职官员的一种官职名称。
  11. 使节:皇帝派遣的使者或信使。
  12. 颁诏:颁发诏书。
  13. 漫假:无实际意义的授予。
  14. 旌麾:古代指挥出行时挥舞的旗帜,此处比喻权力或地位。
  15. 江右:指南方地区,这里特指南方地区的官员和民众。
  16. 诸君:对他人的尊称。
  17. 承宠:得到宠爱。
  18. 可听:允许,准许。
  19. 锦衣:皇帝赐予的彩色丝织品,通常用于皇帝的侍卫或官员。

译文

在混乱中失去了名誉和声望,政局变化之后,所有的任命书都可以被取消!
宫中高官利用职权获取私利,新的恩惠只能屈身成为低级官员。
频繁的命令需要颁布诏书,那些无实权的授予又怎能走出边境?
能否让我带着锦衣回到家乡?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在战乱中失去声誉和地位的痛苦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诗中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中的身份和地位变化,表达了作者的忧虑和无奈。通过对“使节”和“旌麾”的使用,诗人展现了其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想有所作为又想保持低调。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描绘,展示了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波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