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垣疏上争资格,阙下喧腾拥玉珂。
郎署有才能对策,圣朝无地可开科。
旧僚废籍徵皆遍,新进高班占已多。
也识帝心偏爱惜,榜中人尽可如何!

诗句释义:

谏垣疏上争资格,阙下喧腾拥玉珂。

  • 谏垣: 谏议院的别称,古代中央最高行政机构之一,负责对国家大事提出建议和批评。
  • 疏上: 将奏章或意见提交给皇帝或有关部门审批。
  • 争资格: 争夺官职、地位等。
  • 阙下: 指皇宫,皇宫之下,皇帝居住的地方。
  • 喧腾: 形容声音大,热闹非凡。
  • 拥玉珂: 手持玉制的马鞭,象征地位尊贵或有权势。

郎署有才能对策,圣朝无地可开科。

  • 郎署: 指科举考试时由朝廷任命的官员,负责考试的组织工作。
  • 对策: 科举考试中考生需要回答的问题,通常涉及经史子集等知识。
  • 圣朝: 皇帝统治的时代,这里暗指朝廷。
  • 无地可开科: 意思是朝廷里没有地方可以设立新的科目或选拔人才。

旧僚废籍徵皆遍,新进高班占已多。

  • : 同”寮”,指同僚,同事。
  • 废籍徵: 被废除的官员名单已经公布。
  • 新进高班: 指新晋的高官。

也识帝心偏爱惜,榜中人尽可如何!

  • : 了解、明白。
  • 偏爱惜: 特别喜爱。
  • 榜中人: 指的是科举考试中的成功者,即进士或举人。
  • 尽可如何: 意思为完全有可能。

译文:

谏议院上奏请求改革,皇宫内议论纷纷,有人手持玉珂威风凛凛。
科举考试中能展示才能的人很多,但朝廷里却没有地方可以设立新的科目来选拔人才。
过去的同僚被废除了他们的记录,现在新晋的高官已经占据了许多位置。
我也明白皇上的心意是偏向那些有特殊才能的人,但那些榜上有名的人都无能为力了!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科举制度的看法和感受。诗中通过描述科举考试的竞争状况以及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不满以及对公正选拔人才的渴望。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官场现状,诗人揭示了官场的腐败和不公,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改变现状的希望和决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