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横负党人冤,寒腊追寻两雪繁。
岂为伯通舂可赁,祇闻宾硕壁堪存!
鹿车千里共亡命,鱼艇三江莫返魂。
每忆谢庭兄弟好,教人何处恨章惇!

伤心诗 其五

书生横负党人冤,寒腊追寻两雪繁。岂为伯通舂可赁,祇闻宾硕壁堪存!

鹿车千里共亡命,鱼艇三江莫返魂。每忆谢庭兄弟好,教人何处恨章惇?

注释:

  • 书生:指作者自己,表达了他因党争而遭受冤屈的感慨。
  • 横负:背负,承担。
  • 党人冤:因政治观点与当权者不同而受到的冤屈或迫害。
  • :追随、追踪。
  • 两雪繁:两种不同的雪景,此处可能指代冬天和秋天的雪。
  • 伯通舂:春秋时孔子弟子仲尼,这里比喻有才能却未得重用的人。
  • :一种农活,此处借指被雇佣劳作。
  • 宾硕壁:战国时赵括,因其才学被赞为“壁”之才(墙壁之材)。
  • 鹿车:古代的一种人力推挽的小车,用于长途旅行。
  • 三江:泛指长江下游的三条江河。
  • 莫返魂:没有人能返回生命,形容死亡的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
  • 谢庭:指南朝诗人谢灵运家族的庭院,常用以指代美好的家风。
  • 兄弟:这里特指家中的兄弟姐妹。
  • 教人:让人感到。
  • 章惇:宋代政治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贬谪。

赏析:
此诗通过描写一个书生在政治风波中的坎坷遭遇,表达了对当时政治黑暗和社会不公的不满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首句“书生横负党人冤”,直接点明书生所受的政治迫害,暗示了整个时代的悲剧。次句“寒腊追寻两雪繁”,则通过描绘严寒腊月中雪花纷飞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政治压迫给普通人带来的苦难。
三、四两句转而描写书生的生计困境,“岂为伯通舂可赁”,表达了他虽被贬斥仍希望有机会施展才华的心情;“祇闻宾硕壁堪存”,则反映了他对能够留下有用才能的渴望。最后两句则转向个人的命运感慨,“鹿车千里共亡命”,展现了他被迫离开家乡、背井离乡的凄凉景象;“鱼艇三江莫返魂”,则表达了他无法逆转命运、只能远走他乡的无奈。

全诗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象与人世遭遇的描绘,传达出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和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同情。诗人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底蕴,也加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整首诗既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又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是一幅生动的社会画卷,也是一首充满哲理的抒情诗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