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吹客出岩阿,自别松关涕泪多。
鹤梦不曾离瀚海,猿声长记挂藤萝。
近春村暖花全白,入夜愁侵鬓已皤。
属和应多亡国恨,可能击筑共悲歌!

【注释】

永安山,位于今广西桂平县北,因有永安宫而得名。岩阿,指岩石上的洞穴。松关,即松关寺,在永安县西北。

客,此处指作者自己。见谢,见信谢罪。

西风吹客出岩阿:西风劲吹,把诗人从岩穴里吹了出来。

自别松关涕泪多:自从与松关分别以后,我流过不少眼泪。

鹤梦不曾离瀚海:像鹤一样飞翔的梦,不曾离开过浩瀚的大海。

猿声长记挂藤萝:猿猴的叫声总让人牵挂那缠绕在藤上的果实。

近春村暖花全白,入夜愁侵鬓已皤:春天来临,村子温暖了,花儿全开了,可是入夜后,忧愁却侵蚀了我的两鬓。

属和应多亡国恨,可能击筑共悲歌!:应该有很多的亡国之痛吧,也许我们能一起用琴瑟弹唱来共同抒发我们的哀思!

【赏析】

此诗作于宋理宗宝祐六年(1258)夏秋之交,是诗人辞官归乡途经永安山时所作。

起笔二句:“西风吹客出岩阿,自别松关涕泪多。”写诗人从永安山中出来,被西风吹出岩穴的情景。岩阿,指岩石上的洞穴。诗人被西风吹出岩穴,可见他心情十分沉重,因为这里曾住着一位高僧慧空。“自别松关涕泪多”,是他离别了这位高僧而流泪的原因。这两句诗,一气呵成,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这位高僧的思念之情。

三、四句:“鹤梦不曾离翰海,猿声长记挂藤萝。”写诗人离别了松关之后,梦见一只仙鹤在海上飞翔,听到猿猴的哀叫,想起了攀援在树上的果实。这两句诗,以鹤、猿为物,借它们的形象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感受。

五、六句:“近春村暖花全白,入夜愁侵鬓已皤。”写诗人在途中看到春天来临,村庄暖和,花儿全开了,但是入夜后,诗人的愁绪却侵袭了他满头的白发。这两句诗,既写眼前所见之景,又写出诗人的内心感受。

最后两句:“属和应多亡国恨,可能击筑共悲歌!”意思是说,我们应该有很多的亡国之恨吧?或许我们可以一起用琴瑟弹奏《楚歌》来抒发我们的哀思!诗人在结尾处,用“属和”二字,表明这是一首和诗,而且表示愿意和诸友共同创作这首诗。“击筑”一词,也暗示了诗人此时的心情。

此诗写得情真意切,语言质朴自然,风格清新明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