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日追班入紫宸,花间鹓鹭片时亲。
纶扉白发南阳旧,侯印黄金恩泽新。
羽檄遥知边奏至,龙颜时向内家颦。
自闻东越唇亡后,早使忧天泣小臣。
【注释】
- 丙戌:宋神宗熙宁八年。紫宸:宫名,在京城。
- 花间鹓鹭(yuān lù)片时亲:指在宫廷中与同僚相处的一段美好时光。鹓鹭,指同朝的官员们;花间,指宫中。
- 纶扉(lún féi):指御史台的官署。
- 南阳旧:指南阳县人。
- 侯印黄金恩泽新:侯印是古代封赐的一种标志,此处指封赐的官职;黄金恩泽新,指新的赏赐和荣誉。
- 羽檄(xí):紧急文书。
- 龙颜:即龙颜笑。
- 东越(yù):古国名,在今越南北部。唇亡:国破,比喻战乱或灾难。
- 忧天泣小臣:担心国家的安危而哭泣。
【译文】
过去的岁月里,我追随皇上入朝拜见紫宸殿,那时在花丛中与同僚们亲近。
御史台的官署前,白发苍苍的南阳旧臣,又获得了新的封赐。
急件传来边塞奏报,皇帝的脸上时常显露出忧虑的神情,内宫家眷也为之颦蹙(皱眉头)。
自从听说东越被攻破后,朝廷就早早地派我来忧愁天意,为小臣哭泣。
【赏析】
此诗为作者在任监察御史时所作。诗人借对往事的回忆,抒写了自己忧国伤时的情怀。
开头两句“去日追班入紫宸,花间鹓鹭片时亲”,回忆了在朝中当官的日子,那时与同僚们相处融洽。“紫宸”是皇宫的名称,这里代指朝廷。
中间两句“纶扉白发南阳旧,侯印黄金恩泽新”写自己曾获得过朝廷的恩泽和重用。“纶扉”指皇帝身边的侍从官,这里是说担任侍从中的官职。“侯印”是封官的标志。“南阳”指当时的宰相吕公著,他是四川南郑人,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罢相,流寓南阳,所以称南阳旧臣。“黄金恩泽新”,指他重新得到朝廷的信任、任命。
后四句“羽檄遥知边奏至,龙颜时向内家颦”,是说他听到边关有急件传来,皇帝为此而愁容满面。“羽檄”,急件文书,指军情。“内家”代指皇帝。“颦”,皱眉头。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皇帝因战事吃紧而愁眉不展。诗人通过这些细节描写,反映了当时朝廷内外紧张的政治局势。
最后两句“自闻东越唇亡后,早使忧天泣小臣”。是说自己听到东越发生战争的消息后,内心十分悲痛,因此很早就来忧愁天下的人民疾苦而泪流满面了。“自闻”表示自己的感受。“唇亡”比喻战乱或灾难,东越就是东越国。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之情,体现了他的爱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