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江消息定如何,怅望旌旗洒泪多。
野戍啼乌迷汉帜,荒城残月起夷歌。
稽山无计栖句践,南粤宁同王尉佗!
谷鸟催人头白尽,声声长在向南柯。

注释:

  1. 鄞江消息定如何,怅望旌旗洒泪多。
    注释:鄞江消息(指消息来自鄞江)定如何,怅望旌旗(指飘扬的旗帜)洒泪多。
  2. 野戍啼乌迷汉帜,荒城残月起夷歌。
    注释:野戍(指边塞上的军营)啼鸟(乌鸦在叫)迷汉帜,荒城(指荒凉的城堡)残月起夷歌。
  3. 稽山无计栖句践,南粤宁同王尉佗!
    注释:稽山(指会稽山)无计栖句践,南粤(指南方的越国)宁同王尉佗(指吴国的王孙吴和越国的王尉缭)。
  4. 谷鸟催人头白尽,声声长在向南柯。
    注释:谷鸟(指乌鸦)催人头白尽,声声长在向南柯。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全诗共四首,这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荒凉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慨。
    第一句“鄞江消息定如何,怅望旌旗洒泪多。”意思是说,从鄞江传来的消息定然如何,我不禁怅然若失地望着那飘扬的旗帜,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这里的“鄞江”是指浙江宁波市的一个地名,而“旌旗”则是古代军队用来标志方向或指挥用的旗帜。诗人通过这两句话表达了他对边疆战事的关注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第二句“野戍啼乌迷汉帜,荒城残月起夷歌。”意思是说,在那遥远的边疆,野戍里传来的乌鸦叫声让人分不清方向,而荒芜的城中,一轮残月升起时,却响起了夷族的歌谣。这里的“野戍”也是古代军队驻守的地方,而“夷歌”则是指少数民族的音乐。诗人通过这两句话表达了对边疆战争的担忧以及对于和平与安宁的渴望。
    第三句“稽山无计栖句践,南粤宁同王尉佗!”意思是说,无论用什么办法都无法让句践这样的人物安居下来,而在南方的南粤,又怎么能让尉缭这样的人物安于王座呢?这里的“句践”和“尉缭”都是历史上的著名人物。诗人通过这两句话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最后一句“谷鸟催人头白尽,声声长在向南柯。”意思是说,那些像谷鸟一样催促人们衰老的乌鸦,它们的鸣叫声总是不断地回荡在这个古老的地方,仿佛它们的声音永远都不会消失。这里的“向南柯”是一个典故,出自《庄子·逍遥游》中的一句话:“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彭殇贵贱,悲喜沉浮,转烛移光,日以夕移。”意思是说,朝菌不知道一个月有几天,蟪蛄不知道一年有多少个春秋,人的富贵贫贱、悲喜沉浮都像蜡烛一样转瞬即逝,太阳每天都会落下。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