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凋残何处行,又穿烽燧赴荒城。
渡头虎迹沿溪去,村外鸡声冒雨鸣。
鸟帽即今双短鬓,青山依旧两狂生。
相看漫洒吴江泪,已听褒纶赠杲卿!
长汀道中示吴二明府(其一)
驿路凋残何处行,又穿烽燧赴荒城。
渡头虎迹沿溪去,村外鸡声冒雨鸣。
鸟帽即今双短鬓,青山依旧两狂生。
相看漫洒吴江泪,已听褒纶赠杲卿!
注释:
- 驿路凋残(yì lù diāo cán):比喻道路因战争或战乱而荒芜破败。
- 烽燧:古代边防报警时设置的烽火台和烟墩。
- 荒城:被战争破坏的城市。
- 渡头:渡口。
- 虎迹:老虎留下的脚印。
- 村外:村庄外面。
- 冒雨鸣:在雨中发出声音。
- 乌帽:黑色的帽子,这里指官帽。
- 青山依旧两狂生:形容诗人对故乡景色和友人的怀念,以及自己的豪放不羁性格。
- 褒纶:赏赐的丝带。
- 杲卿:即宋杲,唐代诗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穿越长汀道途中所见的荒凉景象,表达了他对故土的怀念以及对友人的深情。诗中的景物如烽火、虎迹、渡头、鸡声等,都带有浓厚的战争气息和荒凉之感。同时,诗人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描写,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思考。最后一句“已听褒纶赠杲卿”,则是对友人的赞誉和祝福,体现了诗人的豁达胸襟和高尚情操。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