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际浮云散,登台揽翠微。
西来风雨是,北去雁鸿非。
第宅悲金管,关山念铁衣。
中原兵气壮,未敢说渔矶。
天际浮云散,登台揽翠微。
西来风雨是,北去雁鸿非。
第宅悲金管,关山念铁衣。
中原兵气壮,未敢说渔矶。
接下来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解析:
- 天际浮云散:
- “天际”暗示了诗人站在高处,面向远方。
- “浮云散”描绘了天空中云彩的消散,可能象征着某种情感或景象的消散。
- 登台揽翠微:
- “登台”表示登上高高的平台或山峰,通常象征视野开阔或心境提升。
- “揽翠微”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高处的景色,翠微可能是指山林之美,也可能是指青天白云。
- 西来风雨是:
- “西来”指的是西边,可能指的是从西方吹来的风或雨水。
- “风雨是”表达了对这些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感悟。
- 北去雁鸿非:
- “北去”指的是北方的方向。
- “雁鸿非”则表达了对远方飞鸟的思念,可能是在表达对故乡的思念,或者是对友人的怀念。
- 第宅悲金管:
- “第宅”可能指的是富贵人家的住所,也可能指代诗人自己。
- “悲金管”表达了因富贵而带来的忧愁和悲哀。
- 关山念铁衣:
- 这里“关山”可能指的是边关或山海关等地方,代表了战争或边防。
- “念铁衣”表达了对士兵铠甲的沉重感以及对其牺牲的哀思。
- 中原兵气壮:
- 这里的“中原”可能指的是中国的中心地区。
- “兵气壮”描述了一种雄壮的军容或者战意。
- 未敢说渔矶:
- “渔矶”可能指的是捕鱼的石矶或者河边的渔夫。
- “未敢说”表达了某种顾虑或谨慎。
- 赏析:
-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登高望远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图。
- 诗中通过对“浮云”、“风雨”、“雁鸿”、“金管”等元素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对历史和现实变迁的感慨。
- 整首诗情感深沉而细腻,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深思,展示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深厚的文化素养。
- 通过对诗中的关键词和意象的分析,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生活、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这也是魏晋文学的重要特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