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自城西入海头,龙蟠遥障凤皇楼。
兵屯开府车书会,尽在燕云十六州。

【注释】

“山自城西入海头”:指太行山自长治城西向渤海方向延伸。龙蟠:指太行山脉蜿蜒盘踞,形势如龙。遥障:远远地遮蔽着。凤皇楼:即凤凰楼,为辽代建筑。此指燕京(今北京)的宫阙。兵屯:指军队驻防。开府:指设立节度使等官名。车书会:指中原与北方各族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燕云十六州:指今河北、山西北部一带地区。宋太宗时,曾在这里设置过“雄、霸、瀛、莫、寰、朔、云、蔚、应、寰、朔、蔚、朔、云、应、寰、蔚、朔、寰、蔚、朔”,共十六州。

【译文】

太行山从长治往北延伸到渤海湾,就像一条巨龙盘踞在那里阻挡了凤凰楼。

大军驻防在燕京,中原和北方各民族之间有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

那片被占领的土地,是宋朝曾经设置过的“燕云十六州”。

【赏析】

这首七绝,写景中寓情,抒发的是诗人对沦陷区人民的同情,以及对祖国统一的殷切期望之情。全诗意境壮阔,感情深沉,语言凝练,一气呵成。

首联写太行山势如长蛇,横亘于燕云十六州之间,气势雄伟,形象生动;颔联写燕京地处战略要冲,军旅重镇,中原与燕云十六州的人民,通过军事上的互派联络,政治上的互相交往,经济文化上的相互影响与融合,从而形成了一种深厚的民族情谊。颈联写收复失地后,中原人民可以同燕云十六州地区的人民一样,享受和平安定的生活。尾联写燕云十六州之地,曾是宋王朝设置过的“燕云十六州”,如今沦于敌手。这不仅是实写,也暗含着收复失地后的希望。

这首诗以“燕云十六州”为中心,把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事件融为一体,构思宏大,气势磅礴,充分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艺术概括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