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峰斜枕郡城楼,石洞高悬最上头。
秀削芙蓉天外出,青连云树镜中浮。
涛声东注翻巫峡,雨色西行暗楚丘。
鸥鸟狎人闲自舞,亦知吾意已灵舟。
群峰斜枕郡城楼,石洞高悬最上头。
秀削芙蓉天外出,青连云树镜中浮。
涛声东注翻巫峡,雨色西行暗楚丘。
鸥鸟狎人闲自舞,亦知吾意已灵舟。
注释:
- 群峰斜枕郡城楼:指的是群山像一群朋友一样斜倚着郡城楼。
- 石洞高悬最上头:指的是石头形成的洞穴位于最高的地方。
- 秀削芙蓉天外出:形容岩石的形状如同芙蓉花的花瓣被削去了一部分,露出外面的部分就像在天空之外。
- 青连云树镜中浮:形容山峰与云雾交织在一起,仿佛在水面上浮动。
- 涛声东注翻巫峡,雨色西行暗楚丘:描述江水向东注入了巫峡,雨色向西流淌,覆盖了楚地的丘陵。
- 鸥鸟狎人闲自舞:鸥鸟亲近人类,随意地在水面自由舞蹈。
- 亦知吾意已灵舟:鸥鸟也理解诗人的心情,就像一叶轻舟在水中自在飘荡。
赏析:
这是四首诗中的一首,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图。首句“群峰斜枕郡城楼”,通过“斜枕”二字,形象地表现了群峰的形态,仿佛它们轻轻依偎着郡城的高楼。接着“石洞高悬最上头”,进一步描绘了石洞的险峻和高耸,让人感到一种震撼和敬畏。接下来的两句“秀削芙蓉天外出,青连云树镜中浮”,则将山峰比作芙蓉花,将云雾比作镜子,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最后两句“涛声东注翻巫峡,雨色西行暗楚丘”,则通过声音和色彩的描述,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