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郭十馀里,山回石径幽。
白云常覆寺,黄菊最宜秋。
塔影尊前转,湖光望里收。
甘泉几滴水,能解世人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阅读诗作,整体把握诗意,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诗歌的内容、思想情感以及手法等。本题要求考生“根据全诗内容,赏析下面这首诗的艺术特色。”这是一道比较综合的题目,既考查了诗歌的思想情感,又考查考生的赏析能力,考生在回答这类问题时,要注意从诗歌的标题、作者、写作背景、主要内容、重要意象、表现手法等方面展开答题。本题中“白云常覆寺”“黄菊最宜秋”两句写景,“甘泉几滴水,能解世人愁”,写物寄情,表达了诗人的豁达之情;最后两句运用拟人手法,把“甘泉”人格化,生动地写出泉水滋润万物的特性,抒发了诗人乐观豪放的人生态度。
【答案】
译文:离开城郭十余里,山路曲折石头铺成的小径十分幽静。常在白云下经常看到寺庙,而秋天正是菊花盛开时节。塔影随尊
前转动,湖水在远方渐渐消失。甘泉一滴滴地流着,能解除世间人的忧愁烦恼。
注释:去:离开;去郭:指城外。十馀里:十多里。山回石径:形容山路弯曲盘旋。常:常常。覆:盖住。寺:佛寺。黄
菊:黄色的菊花,这里指秋天。转:随风而动。尊:酒器。湖光望里收:远处的湖水波光荡漾。甘泉:甘甜的泉水。几滴:
一点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首句“去郭十馀里”交代了诗人所处的位置;第二句“山回石径幽”,点明了所在位置是山
谷;第三句“白云常覆寺”,写远望所见景色;第四句“黄菊最宜秋”,写眼前所见景色;第五句“塔影尊前转”,写近处所遇
之景;第六句“湖光望里收”,写远处所见景色。全诗语言清新,描写细腻,情景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