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吊古独悲歌,晓日初经野涨过。
季世君臣谁让国,兴周王业自干戈。
长松连理枝相抱,断碣侵苔字半磨。
南望岳云千万仞,风陵高冢尚嵯峨。

【注释】

夷齐祠:在山西蒲州,纪念春秋时伯夷、叔齐。季世:末世,末年。让国:把国家让给他人。干戈:武器。连理枝:指夫妻恩爱,生死不渝。断碣:残损的碑石。岳云:指华山,又名西岳。嵯峨:山峰高耸,形容山势险峻。

【赏析】

全诗是一首吊古怀古诗。开头两句点题,说明写此诗的原因和时间。接着四句写“西山吊古”所见所闻。“晓日初经野涨过”,是说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田野上水涨得很厉害。这一句既写出了时间(天刚破晓)和季节(秋末),又写出了景象(田埂上长满了草,河水泛滥)。“季世君臣谁让国?兴周王业自干戈”,诗人以伯夷、叔齐自比,表明自己有匡扶正义、反对暴政、拯救国家的志向与行动。这里,诗人用典,以“让国”来比喻“君臣”,以“干戈”来比喻“兴王”。诗人认为,即使没有伯夷、叔齐这样的贤臣良将,周朝的事业也会像他们那样被推翻。因此,他主张要象武王伐纣一样,拿起武器,来挽救国家的危难。“长松连理枝相抱,断碣侵苔字半磨”,是诗人看到的景象。“长松”两句写柏树,“断碣”两句写石碑。诗人从“长”和“半磨”两个角度着墨,描绘出一种苍劲挺拔、历尽沧桑的气势。“南望岳云千万仞,风陵高冢尚嵯峨”,这是诗人眺望华山的情景。诗人站在山上极目远眺,只见层层的山峰直插云霄,令人感到华山巍峨壮丽。最后四句诗人由景生情,抒发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