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散重门锁晚春,含清阁里一闲人。
下看城郭沉沉静,只有疏星作四邻。
【注释】
①吏散:官吏下班,即人去屋空。重门:指高大的城门,也比喻重重障碍。
②下看:指俯瞰。城郭:城池。沉沉:寂静。
③疏星:稀疏的星光。作四邻:指在四围。
【赏析】
此诗描写了一位闲居无事的士子,夜幕降临,他独自坐在窗边,凭栏远眺。他看见城郭上一片沉静,只有几颗稀疏的星光点缀其间。
全诗通过诗人的主观感受和客观描绘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把一个深居简出、寂寞无聊的人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情景交融,相得益彰。
“吏散重门锁晚春”,首句以“吏散”点明时间是傍晚,而“重门”又暗示了人物的身份——士子,这两句看似简单平淡,却为下文蓄势。“含清阁里一闲人”,颔联写主人公“闲人”的生活状态。“清阁”暗用李白《清平调》中“云想衣裳花想容”之典,形容主人公的居所高雅。“一闲人”三字既表明主人公身份低微,又写出了他内心的孤寂。
“下看城郭沉沉静,只有疏星作四邻”,颈联写主人公的观察。“沉沉”一词既写出了城郭的静谧,又烘托出了主人公的内心孤独。“疏星”二字既点明了时令,又写出了环境的清幽,进一步衬托出主人公的孤独。“作四邻”三个字既写出了星星的稀少,又暗示了主人公的孤单,同时也为下联“疏星落窗前”埋下伏笔。
这首诗以“夜坐”为题,实际上是写“闲居”。从字面上看,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但实际上两者是紧密相连的。首句写景,交代了时间和地点;第二句写主人公的形象,为第三句抒情做了铺垫。第三句中的主人公“一闲人”是全诗的关键。第四句是主人公眼中的城郭和天空,也是他心境的外化。因此,前三句是一幅完整的画面,第四句则是这幅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尾联紧承第三句而来,用“疏星落窗前”来衬托主人公内心的孤独。
全诗以“夜坐”为题,实际上写的是“闲居”。诗中虽无直接抒情的句子,但处处可见诗人对“闲居”的感受。首句点明时间是傍晚,而主人公独守着高楼大厦里的书房,这就给人一种孤独的感觉;次句写主人公“闲人”的形象,为第三句抒情做了铺垫;第三句中的主人公“一闲人”是全诗的关键;最后一句是主人公眼中的城郭和天空,也是他心境的外化。因此,前三句是一幅完整的画面,第四句则是这幅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尾联紧承第三句而来,用“疏星落窗前”来衬托主人公内心的孤独。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优美宁静,表现了一个闲居者的孤独感,具有很高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