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际丛兰碧,香风两岸闻。
褰芳修禊罢,欲荐云中君。
【注释】
执:持;禊,古代风俗,三月上巳日人们在水滨洗濯,以除灾疾。云中君,指云神。
【赏析】
这是一首咏兰的诗。首二句写兰之美丽。“碧”字形容水际丛兰的色彩,“香风两岸闻”则写出了兰的香气四溢。三、四两句写人的动作和心理,“褰芳”是指采摘兰花。“修禊罢”,即禊事已毕,“欲荐云中君”则是说想把兰花献给天上的云神。全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生动而含蓄。
水际丛兰碧,香风两岸闻。
褰芳修禊罢,欲荐云中君。
【注释】
执:持;禊,古代风俗,三月上巳日人们在水滨洗濯,以除灾疾。云中君,指云神。
【赏析】
这是一首咏兰的诗。首二句写兰之美丽。“碧”字形容水际丛兰的色彩,“香风两岸闻”则写出了兰的香气四溢。三、四两句写人的动作和心理,“褰芳”是指采摘兰花。“修禊罢”,即禊事已毕,“欲荐云中君”则是说想把兰花献给天上的云神。全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生动而含蓄。
今夕是何夕,开尊不厌频。 乾坤翻阅世,儿女暗催人。 守岁更声尽,迎年乐事新。 谁持树柏酒,一寄岭梅春。 今夕是何夕,开尊不厌频。 - 解释: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当前时刻的美好感慨,认为今晚是如此的特别和值得纪念,因此频繁地打开酒杯享受美酒。"是何夕" 是一种古语用法,常用于表达“今夜是什么夜晚”的意思,这里强调了时间的不可复制性和今晚的非凡。"开尊" 指开启酒器,享受美酒
注释: 1. 春山试一登:春天的山林,尝试一下登山。 2. 野村皆禁火:野外的村庄都禁止用火。 3. 此独传灯:唯独这个寺庙里还点着灯火。 4. 空谷闻幽鸟:在空寂的山谷里听到鸟儿的叫声。 5. 流云傍定僧:流动的云彩伴随着修行的僧人。 6. 晚归休待月:晚上回家不用等月亮了。 7. 人已踏金绳:人们已经踩着金光闪闪的绳索。 赏析: 《寒食虎丘》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全诗共四句,每句都是一个画面
【注释】 雨后上方寺:雨后天晴,上方寺上空出现了彩虹,是佛家七宝之一。龙归古洞春:龙归洞中,春光明媚。山门新霁雨:上方寺的门在雨后的清晨刚刚放晴,有雨后的新鲜空气。石路净纤尘:石上的小路干净无尘。得句先呈佛:得到诗的灵感,就把它献给了佛祖。长歌不属人:我唱的歌,没有人能听懂。所嗟山下径:我所走的山路,都是被人们走过的迷途。 【赏析】 此诗写于作者任处州(今浙江丽水)司户参军时(公元805年)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部分的内容然后一一进行概括即可。本题属于综合考查诗作的内容要点。首先明确一下题干的要求,然后依据要求逐句解读诗歌,最后结合诗歌内容和注释进行分析赏析。 (1) “夏日过赵凡夫定山别业”:夏天路过赵凡夫的定山别业。 (2) “元同蒋诩径”:“元同”即元同寺,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韦曲镇。“蒋诩径”指蒋诩路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流离失所,困顿于四川时所作。 “黯黯灯前语,愁来发浩歌。”意思是说,诗人在昏暗的灯前与朋友交谈,愁绪袭来时便慷慨长啸,高歌一曲。这两句诗写诗人与朋友相聚时的欢乐场景,但紧接着一句“河清不待我”,又使这种欢乐戛然而止。 “河清不待我,日落几挥戈。”意思是说:河水清澈透明,不需要等到我来才变得清澈。太阳落山了,我也该回家休息了。这里用“河清”“日落”来比喻人生短暂
夏日过赵凡夫定山别业 其四 天池当面卓,仙茗有云芽。 麋鹿随双屐,图书足五车。 论诗疑白社,叩诀秘丹砂。 借问愚公谷,何如此地嘉。 注释: 1. 天池当面卓:指天池在此处显得特别醒目。 2. 仙茗有云芽:形容茶如云朵般洁白,口感细腻。 3. 麋鹿随双屐:形容自己与自然和谐相处,仿佛是一只麋鹿跟随自己的两只鞋。 4. 图书足五车:比喻拥有的书籍数量多得可以装满五辆车。 5. 论诗疑白社
夏日过赵凡夫定山别业 其二 自辟东南境,谁夸十九泉。四围山作国,一线路通天。 龙性难降俗,猿心入定禅。石田无陇亩,种药本耕烟。 注释: 1. 自辟东南境:自己开辟了东南方向的地方。 2. 谁夸十九泉:谁夸赞这里的水有十九个泉眼。 3. 四围山作国:四周的山如同国家一样环绕着这个地方。 4. 一线路通天:一条小路直接通往天上。 5. 龙性难降俗:龙的本性难以被世俗所污染。 6. 猿心入定禅
注释: 宦海嗟无岸,名山别有春。 官场如大海没有边际,名山却另有一番生机。 遥从栖隐处,再觅姓庞人。 远远地追寻隐居的地方,又寻找姓庞的人。 野鸟时窥客,幽花不笑贫。 野鸟不时窥视客人,但幽花却并不嘲笑贫穷。 坐邻支遁宅,今古并劳尘。 我坐在支遁的宅院旁边,古今都让人感到疲倦。 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描绘了诗人在夏日游览赵凡夫定山别业的情景。诗人感叹官场如大海无边无际,而名山却另有一番生机
闻砧 千门明月里,清响落云端。 谁道繁砧杵,皆经制绮纨。 无衣秋赋急,邻烛夜光残。 寄语琼楼妇,重帘未觉寒。 注释:砧,古代捣衣用的石制或木制工具;云,云朵;绮纨,指丝织品。 赏析: 这是一首写女子思夫的闺怨诗。全诗通过写女子对远方丈夫的思念,表现了女子在深宫中孤独寂寞的生活和内心痛苦的情感。前四句写女子在月光下听到远处传来的砧声,想象着丈夫也在月下为家人劳作的情景,心中充满了思念之情
【注释】 过雨沾山翠,淙淙万玉流:经过雨水的冲刷,青山被染上绿色,山中溪水潺潺流淌。 重檐,指层层屋檐。飞瀑布,指从山上流下来的急湍水流。披,穿。赤城,山名,在今河北省赞皇县西南。游,游览。 【赏析】 《夏日过赵凡夫定山别业 其五》是唐代诗人王勃所作组诗作品。这组诗描写了诗人游览定山别业所见美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热爱之情。首句写景,次句写人,最后两句写情,全篇意境优美,语言生动形象。
注释: 1. 洪流:指大江大河。 2. 沉近郭:指江河之水,滚滚而来,淹没了城郭。 3. 无梦问玄夷:没有做梦去问那遥远的玄夷(指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个地名)。 4. 阶下看蜗篆:在台阶下看到蜗牛爬行留下的篆刻痕迹。 5. 依稀似禹碑:这篆刻的痕迹很像古代大禹治水的石碑上的文字。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江山画面,通过诗人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首句“洪流沉近郭”
{"诗句": "白石映青苔,百丈深见底。", "译文": "白色的石头在青苔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清澈,深度达到百丈。", "关键词": ["白石", "青苔", "深度"]} 接下来将按照您的要求,逐句进行诗意解读和赏析: 1. 诗句:“白石映青苔,百丈深见底。” - 诗意解读:这里描绘了一种清幽的自然景观,白色的石头与青苔形成鲜明对比,映出清澈的水面,让人感受到水的纯净与深邃。 - 赏析
【注释】: 枉渚:《楚辞·招隐士》中有“桂树丛生兮山之幽”的词句,这里即用其意。 簇兰芽:指江边洲渚上长满了兰草。 人家半钓家:指江中水浅的地方常有人家居住。 炎天飞片雪:指夏天里江面上飘着片片雪花。 白鸟落平沙:指白色的小鸟落在沙滩上。 【赏析】: 《湘江清十首》,是唐朝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此为其中的第二首诗。前两句写湘江景色:江中的小渚上长满了兰花草;江边有人家住着。后两句写夏景:天气炎热
制就绿罗袷,轻如蝴蝶飞。 闲来堤上望,草色妒人衣。 注释与解析: 诗句注释: 1. 制就绿罗袷:制作出绿色的罗衣,形容其质地轻薄。 2. 轻如蝴蝶飞:形容罗衣轻盈到如同蝴蝶一般。 3. 閒來堤上望:闲暇时在堤岸上远眺。 4. 草色妒人衣:草丛的颜色鲜艳得让人的衣服相形失色。 译文: 邓云霄创作了一件绿色的罗衣,它非常轻薄,如同蝴蝶一般在空中飞舞。闲暇的时候,他喜欢站在堤岸上远望
注释:茅屋位于深云树中,溪桥在石泉边回响。闲暇时来此地,高谈阔论上皇年华(指唐玄宗李隆基)。 赏析:此诗为孟让林年兄的画册作题咏。首句写画室环境幽美。次句写溪桥旁清泉石上之声响,以动衬静,更衬托出画室的静谧。三、四两句写主人闲适自得之状。最后两句写画室主人与友人高谈阔论之情景,既赞美主人高雅脱俗的生活情趣,也表明了对主人的景仰
注释:秋天,树叶纷纷凋落,随着流水而去。云彩飘忽不定,与隐者隐居的山居相对应。 幽人(指隐者):隐退的人。 无限意:无尽的意味。 赏析:诗人以落叶、闲云来象征隐者的心境和追求,表现了他对自由自在生活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