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灵源骇盛游,飞仙招上挹云楼。
太行北顾空怜晋,小雅东来不是周。
条麓澄波彰国瑞,函关紫气为谁浮。
兴来便欲乘风去,觅泛山槎作远游。

【注释】

浩浩灵源骇盛游,飞仙招上挹云楼。太行北顾空怜晋,小雅东来不是周。条麓澄波彰国瑞,函关紫气为谁浮。兴来便欲乘风去,觅泛山槎作远游。

三门山,在山西河津西南,相传为舜陟方之地,《史记·五帝本纪》说:禹平水后,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朕南望三门之上,见有翠凤夹两陵而栖。”

晋,指晋国,因晋文公重耳曾过黄河。

小雅,指《诗经》中的《小雅》,其辞多写王都之事。

条麓,指山势蜿蜒如脊的山麓,此指山腰以上部分。

函关,在河南陕县西北,据《水经注》记载:秦穆公时造函谷关,关有紫气从口中出,于是霸诸侯。

【赏析】

《登三门山看河楼》是唐代诗人李峤所作的一首七绝诗。这首诗前四句为第一段,描写了三门山上的景色和气势;中间四句为第二段,抒发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最后四句为第三段,表现了作者豪迈的情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壮阔的画面感,又有深刻的历史感,是一首很有特色的山水诗。

首句“浩浩灵源骇盛游”,以夸张的手法写出了三门山的雄浑气势。这里的“浩浩”形容三门山的气势磅礴、浩渺无际,而“灵源”则是指三门山的水源丰富、水质清澈。“骇盛游”则是形容游客们被这壮丽的景象所震撼、所吸引。

颔联“太行北顾空怜晋,小雅东来不是周”,则进一步描绘了三门山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太行北顾”指的是太行山位于山西省境内,向北望去可以看见晋中平原;“空怜晋”则是指晋中的美景让人感到惋惜,因为在历史上晋中曾是一片荒凉之地。“小雅东来”则是指《诗经》中的《小雅》篇章中曾写到东来的大河,但这里却并不符合实际情况。这两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晋中美景的赞美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深刻思考和感慨之情。

颈联“条麓澄波彰国瑞,函关紫气为谁浮”,则进一步描绘了三门山的自然景观和神秘色彩。“条麓澄波”指的是山腰间的泉水清澈如镜,波光粼粼;“彰国瑞”则是指这些泉水能够保佑国家昌盛繁荣。“函关紫气为谁浮”则是指函谷关一带曾经出现过紫色的祥云,但这些祥云又为谁所带来呢?这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事件的好奇和探寻之意。

尾联“兴来便欲乘风去,觅泛山槎作远游”,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豪迈情怀和向往之情。“兴来”指的是诗人兴致勃勃、心绪激昂之时;“乘风去”则是指诗人想要乘着风的力量去追寻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觅泛山槎作远游”则是指诗人希望能够像传说中的仙人一样驾着山槎去寻找远方的仙境和梦想。这两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由、追求的向往之情,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壮阔的画面感,又有深刻的历史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