崒嵂倚层霄,山空木叶凋。
石僵田卧鹿,寺古径通樵。
折茗瓷中供,前峰座上朝。
凭高吊玉女,桂隐若为招。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琰所作,描述了鹿田寺的景色和传说。
让我们逐句解释这首诗:
- 崒嵂倚层霄,山空木叶凋。
- 崒嵂(zújù):高大、险峻。
- 层霄:高入云霄。
- 山空:山林空旷。
- 木叶凋:树木的叶子凋落。
- 石僵田卧鹿,寺古径通樵。
- 石僵:石头像人一样僵硬。
- 田卧鹿:田野里躺卧着一头鹿。
- 寺古径通樵:古老的寺庙旁边有一条通往樵夫的道路。
- 折茗瓷中供,前峰座上朝。
- 折茗:折下茶来泡茶。
- 瓷中供:在陶瓷器皿中供奉。
- 前峰座上朝:在山峰上的亭台里向朝拜。
- 凭高吊玉女,桂隐若为招。
- 凭高吊玉女:站在高处吊起玉女。
- 桂隐若为招:桂花隐藏其中好像在招引人。
我们将这些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 鹿田寺高耸入云端,山林空旷树叶已凋零。
- 岩石僵硬如同雕塑,田野里躺着一头鹿,古老的寺庙旁边有一条通往樵夫的道路。
- 折下茶叶放入瓷器中冲泡,在山峰上的亭台朝拜。
- 站在高处吊起玉女,桂花隐藏其中好像在招引人。
我们来赏析这首诗:
这首诗描绘了鹿田寺周围的自然景色和传说中的故事。首句通过“崒嵂倚层霄”写出了鹿田寺的壮观,接着以“山空木叶凋”展现了山林的宁静与萧瑟。第二句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石僵田卧鹿”,将石头比作人,形容其坚硬;“寺古径通樵”,则展现了古老的寺庙和通向樵夫的道路。第三句“折茗瓷中供”表达了对茶的珍视,而“前峰座上朝”则描绘了人们朝拜山峰的情景。最后两句则是诗的高潮:“凭高吊玉女,桂隐若为招”,通过诗人的视角,展现出了玉女神秘的身影和桂花的香气。整首诗通过对鹿田寺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以及对于传说故事的探索和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