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君烂漫送春来,点点无言衬碧苔。
不向武陵千树放,野人篱落数枝开。

【注释】

1、武陵:地名,在今湖南省常德市境内。相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时曾发现桃花源。

2、“不向”二句:意谓桃树不会像武陵桃花源中的桃花一样盛开千树万枝,而是选择篱笆旁的几枝开罢了。

3、“野人”二句:意谓这些桃树虽然稀疏,但也能引来游人驻足观赏。

【赏析】

《桃蹊》是一首咏桃花的小诗,写桃花在春光照耀下,显得格外鲜艳夺目;它不与桃园争艳,也不向武陵桃花源开放,而是在自己生长的地方,独自绽放自己的美丽。诗人用笔简洁明快,语言朴素自然,读来清新隽永,耐人寻味。

首句“东君烂漫送春来”,描绘出春天的景象。“烂漫”二字形容春光明媚、万物复苏,春花怒放,色彩鲜艳。“送”则表现出春天的温暖和生机勃勃的气息。

次句“点点无言衬碧苔”进一步描绘了桃花的美丽。“点点”指桃花点缀在碧绿的苔藓上,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无言”则是对桃花的赞美,它们静静地绽放在春天的景色中,不需要过多的言语表达。

第三句“不向武陵千树放”,表达了桃花的谦逊和低调。“不向”表示不会与武陵桃花园中的桃花争艳斗丽,而是选择在自己生长的地方,独自绽放自己的美丽。“千树”则强调了桃花的数量之多,让人感到壮观。

末句“野人篱落数枝开”,描绘了桃花在野人篱笆旁绽放的情景。“野人”指的是普通的农夫或乡民,他们生活简朴,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却毫不逊色。“篱落”是指简陋的农舍或篱笆。“数枝开”则表明这些桃花虽然稀疏,但却依然能够吸引游人的注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桃花的美丽和谦逊,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喜爱和欣赏之情。同时,通过对桃花与武陵桃花园的比较,突出了桃花的独特之美。最后,通过对野人篱笆旁的桃花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平凡生活的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