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澜震荡自优游,仿佛云间结蜃楼。
一柱擎天真独立,两山排闼更遭周。
根蟠下土坤维固,势拔中流地脉浮。
极目纵观应不压,百年能得几经游。
【注释】
三门:指浙江天台山的三个关口,即华顶、赤城、仙霞三门;砥柱:水中矗立的石头,像柱子一样。
自优游:自然地逍遥自在。
蜃(shèng)楼:海市蜃楼,指云中楼阁。
擎(qíng)天:指天台山的主峰。
坤维:大地。
拔:高耸入云。
极目:尽眼力所及之地。
经:经过,指游览的次数。
【赏析】
《三门砥柱》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咏赞天台三山为题,描绘了天台山的奇秀景色和神奇传说。
第一句“狂澜震荡自悠游”,诗人开篇就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景象。在这里,“狂澜”比喻惊涛骇浪,象征着大自然的威力;“震荡”则表达了这种威力所带来的震撼效果。而“自悠游”则表现出天台山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依然能够悠然自得,不受外界影响。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天台山的自然景观,也表达了作者对天台山的赞美之情。
第二句“仿佛云间结蜃楼”,进一步描绘了天台山的神秘与美丽。这里的“结蜃楼”是指云雾缭绕中的奇景,如同仙境一般。这句诗通过对比,更加突出了天台山的奇特之处。同时,这也表明了天台山不仅是一座美丽的山峰,更是一处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
第三句“一柱擎天真独立”,进一步强调了天台山的雄伟与壮丽。这里用“擎天”来形容天台山之高大,用“真独立”来形容其巍峨的姿态,仿佛一根柱子般矗立于天地之间。这两句诗既描绘了天台山的外貌特征,也表达了作者对其的敬仰之情。
第四句“两山排闼更遭周”,进一步描绘了天台山的布局与结构。这里的“排闼”是指推开大门,象征着进入天台山内部的意思;“遭周”则表示环绕四周,形成一种包围之势。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天台山的内部结构,也表达了作者对天台山整体布局的赞叹之情。
第五句“根蟠下土坤维固”,继续描绘了天台山的稳定性和稳固性。这里的“蟠”是指盘曲,“坤维”则是指大地的脉络。这两句诗既强调了天台山的根基深厚,又表达了作者对其稳固不变的赞美之情。
最后一句“势拔中流地脉浮”,进一步强调了天台山的险峻与壮丽。这里的“拔中流”形容天台山直插云霄,如同从河流中拔出来的一般;“地脉浮”则表示大地的脉络仿佛漂浮在空中。这两句诗不仅表现了天台山的险峻程度,也表达了作者对其壮丽景象的赞美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天台山的描述,展示了其自然风光的美丽与壮观,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