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解怀抱将儿出,儿将两手抱母衣。
跌脚投地气欲绝,竟将母子强分离。
买主抱儿色凄惨,妇人欲去步难移。
儿哭声,母哭声,皆哭死者又哭生。
儿哭母毒舍我去,母哭苍天叫不应。

这首诗是关于一个母亲和她的孩子的悲剧故事。下面是对每句话的逐句释义:

  1. 鬻子行(译文):这是一首描写母子分离的诗,题目中的“鬻子”意为将孩子卖给他人,而“行”在这里指代了这个故事。

  2. 母解怀抱将儿出(译文):母亲解开怀中的孩子,将他抱了出来。这里的“怀抱”指的是母亲的胸部,也就是孩子的出生之地。

  3. 儿将两手抱母衣(译文):孩子的双手抱住了母亲的衣物,想要保护她。这里的“衣”指的是母亲的上衣,也就是衣服的一部分。

  4. 跌脚投地气欲绝(译文):孩子跌倒在地上,摔得几乎要断气。这里的“跌脚”指的是孩子的身体动作,“投地”表示他摔倒在地上,“气欲绝”形容他摔倒时的疼痛程度。

  5. 竟将母子强分离(译文):母亲和孩子被迫分开了,无法再在一起。这里的“强分离”是指他们不得不分开的情况。

  6. 买主抱儿色凄惨(译文):买家抱着孩子,面色凄凉悲惨。这里的“色凄惨”形容了买家的心情。

  7. 妇人欲去步难移(译文):母亲想要离开,却难以移动脚步。这里的“欲去”表示母亲想要离开的动作,“步难移”表示她的无奈和困难。

  8. 儿哭声,母哭声,皆哭死者又哭生(译文):孩子的哭声和母亲的哭声交织在一起,既表达了悲伤也表达了希望。这里的“哭死者又哭生”意味着虽然孩子已经去世了,但是母亲依然在为孩子哭泣。

  9. 儿哭母毒舍我去(译文):孩子因为母亲离开而哭泣,母亲则因为孩子的离去而感到痛苦。这里的“哭”表示哭泣的动作,“母毒舍我”表示母亲的心痛。

  10. 母哭苍天叫不应(译文):母亲哭泣着呼唤苍天,但是没有人回应。这里的“叫不应”表示母亲的呼唤没有得到回应。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母亲和她的孩子的悲剧故事,展现了母子之间的深厚感情以及他们在面对分离时的无奈和痛苦。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都非常生动细腻,让人感受到了母子之间深深的依恋和不舍。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残酷现实,即子女被贩卖的现象在当时是普遍存在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