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君节操老弥坚,收拾寒溪万顷烟。
麈柄谭高风入座,鹤汀魂醒月侵船。
闲中野史春秋笔,社里班行耆艾年。
桂籍自关儿子事,菊庄新酒自篱边。

寒溪乐寿为歙庠生吕佐父题

【注释】1.寒溪:地名,在今安徽歙县。2.乐寿:人名,即吕佐父的父亲。3.歙:地名,在今安徽歙县。4.庠:学校。5.隐君:指吕佐父父亲吕乐寿。6.节操:品行。7.老弥坚:越老越坚定。弥,越,加强语气词。8.万顷烟:万顷,形容面积广大。9.麈柄:麈尾,一种用鹿尾做成的拂尘,古代用来象征高风亮节的人。10.谭:谈论。11.鹤汀:水中长着鹤的沙滩,这里比喻水边。12.魂醒:梦中惊醒。13.社里:指乡社中。社,古代以土地为界而划分的居民集体,有的地方叫社。14.班行:同辈或同行。15.耆艾:年高德劭的老人。16.桂籍:指科举考试中的进士、举人等。17.自关:自己关上门,比喻隐居。18.儿子事:指儿子的事情。19.菊庄新酒:指菊庄村新酿的美酒。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为他父亲吕乐寿写的文章,赞美了吕乐寿的高尚品质和卓越成就。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个人情感色彩。

首句“寒溪乐寿为歙庠生吕佐父题”,直接点明了诗人为吕佐父写的这篇文章。寒溪乐寿,指的是吕佐父的父亲吕乐寿。乐寿是一个崇高的名字,它象征着高尚的品质和卓越的成就。作为父亲的骄傲,他必定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继承并发扬自己的优良传统和精神风貌。

第二句“隐君节操老弥坚”,则是对吕佐父品格的高度概括。隐君,指的是隐居山林的士人,他们往往具有高尚的节操和深沉的情怀。这里的“节操”一词,不仅指个人的品德修养,更是指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境界。“老弥坚”则表达了吕佐父无论年纪多大,都保持着坚定不移的节操和崇高的理想。这样的描述,既体现了吕佐父的个人品质,也展现了他的家族风范。

第三句“收拾寒溪万顷烟”。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画面——一个被广阔河流包围的小镇,河水潺潺,岸边绿树成荫,远处山峦叠嶂,近处田野丰收。这里的“万顷烟”形象地描绘了这片土地的广袤无垠和自然之美。这个画面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也暗示了吕佐父胸怀壮志、志存高远的人生态度。

第四句“麈柄谭高风入座”进一步描绘了吕佐父谈吐不凡、风度翩翩的形象。麈柄是一种用鹿尾做成的拂尘,象征着高风亮节的人。当吕佐父谈论起高风亮节的话题时,仿佛一股清新之风扑面而来,使得在座的人都为之倾倒。这不仅体现了吕佐父的才华和智慧,也展示了他在人际交往中的魅力和影响力。

第五句“鹤汀魂醒月侵船”,则是对吕佐父人生哲学的一种诗意表达。鹤汀指的是水中长着鹤的沙滩,寓意着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月光穿透水面,映照在船上,仿佛给小船带来了一种神秘的力量和灵感。这里的“魂醒”二字,既表达了吕佐父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也揭示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第六句“闲中野史春秋笔”,则进一步升华了吕佐父的人生境界。他认为,在忙碌的生活之余,应该静下心来读一些关于历史的书,从中发现人生的智慧和教训。这种观点体现了他对知识的尊重和对历史的敬畏之情。同时,这也暗示了他在人生道路上始终保持着一颗求知若渴的心,不断追求进步和发展。

第七句“社里班行耆艾年”,则是对吕佐父在乡社中的地位和影响力的肯定。耆艾是指年高德劭的老人,他们在乡社中享有崇高的声望和地位。这句话强调了吕佐父在乡社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他在乡邻心中的影响力和口碑。这也反映了吕佐父在社会中的积极角色和贡献。

最后一句“桂籍自关儿子事”,则是对吕佐父家庭背景和社会身份的一种自豪感表达。桂籍是指科举考试中的进士、举人等,这是古代士人的最高荣誉之一。这里的“自关”二字,既表示吕佐父的家庭背景优越,也暗示了他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而“儿子事”则表达了他对儿子的期望和寄托,希望他们能够继承家族的优秀传统和精神风貌。

这首诗通过赞美吕佐父的高尚品质和卓越成就,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个人情感色彩。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古代士人生活状态和社会风貌的窗口,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