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昏江气合,回首失孤城。
竹冷丛梢折,兰幽细蕊生。
橹声归远浦,人语动残更。
万事伤垂白,鸣徽空自清。

【注释】

①野昏:黄昏。②孤城:指江边的一座空城。③丛梢折:竹木枝叶折断。④细蕊生:兰草的细小的花蕊生长出来。⑤远浦:远处的河流。⑥残更:夜深人静时分。⑦鸣徽:指琴瑟等乐器上的徽音,泛指琴声。⑧伤垂白:头发花白。⑨鸣徽空自清:指琴声虽然响亮,但内心却无法平静。⑩空:白白地,无端。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兼抒怀诗。全诗以“夕”字统摄,描写了诗人傍晚乘舟归家途中所见的景物,表现了作者对故乡、亲人、友人、生活和事业的深切怀念以及内心的孤独和哀伤。

起句“野昏江气合”,描绘出一幅黄昏时分,大江两岸,暮霭沉沉,一片苍茫的景象。诗人面对眼前这番景象,心中不免产生一种惆怅和失落之情,于是发出了“回首失孤城”的感慨。这里既点出了诗人的行踪,也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第二句“竹冷丛梢折”,则进一步描绘了夕阳西下时,竹林中的萧瑟景象。诗人看到这凄清的画面,不禁感叹道:“兰幽细蕊生”。这句诗不仅描绘出了兰花在寒冷中依然坚韧生长的生命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己虽身处逆境,但仍然要保持坚强、不屈不挠的精神。

接下来的两句“橹声归远浦,人语动残更”,则是从听觉的角度来描绘诗人所经历的场景。随着船儿缓缓驶向岸边,耳边传来了橹桨拍打水面的声音;而远处的村庄里,不时传来人们的交谈声和敲击更鼓的声音。这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热闹而喧嚣的画面。然而,在这欢乐的场景背后,诗人却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自己为什么总是如此孤单呢?

最后一句“万事伤垂白,鸣徽空自清”,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这里既表达了他对岁月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又透露出他对自己才华未能得到施展、事业无法成功的无奈和悲凉。同时,这句诗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无助感。尽管他才华横溢,但现实却让他感到孤立无援,仿佛只能与自己的琴声为伴。这种情感是难以用言语来表达的,只能通过琴声来寄托自己的心情。

这首诗以“夕”字为线索,巧妙地运用多种感官来描绘诗人所经历的场景和内心感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生动刻画和内心世界的细腻表达,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韵味,让人读后回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