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山馀照灭,千里暮霞明。
草长微风绿,湖增积雨平。
壮心逐世减,褊性与年成。
颇怪嵇中散,刚肠欲养生。
译文:
夕阳西下,山间余晖逐渐消失,远方的天际被晚霞染红。
草儿在微风中慢慢变绿,湖面上积累的雨水使水面平静如镜。
壮志难酬,世态炎凉,我的性情也随着年岁而变得狭隘。
我不禁奇怪于嵇康这样的高士,他刚直的性格竟然要保养身体。
注释:
乱山:指群山。
馀照灭:夕阳的余辉已经消失。
暮霞明:傍晚的天空被晚霞染成一片红色。
草长微风绿:微风吹过,草地渐渐变成绿色。
湖增积雨平:湖面因积聚了雨水而变得平静。
壮心逐世减:雄心壮志与世俗的消磨相抵消。
褊性:狭隘的性格。
年成:年岁。
嵇中散:指嵇康。嵇康是三国魏末至晋初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
赏析:
此诗作于元嘉元年(424),诗人晚年居钟山之阴,故以“晚”为题。首联写日落黄昏时群山在残阳映照下,景色显得十分凄凉,远山近水都被夕阳染成了金色,而诗人自己却感到孤独无依;颔联写诗人在暮色中看到微风拂动了草丛,使得草色更加嫩绿,湖上波光粼粼,仿佛是经过雨水洗涤一样。尾联抒发了诗人感慨人生苦短,壮志难酬,同时也反映了诗人性格的局限性和年岁的增长带来的变化。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充满了诗人的孤独、感伤和无奈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