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抱云和月下弹,松风琴韵入朱弦。
漫夸流水清人耳,听到无声更洒然。
赠琴士
谁抱云和月下弹,松风琴韵入朱弦。
漫夸流水清人耳,听到无声更洒然。
注释:谁怀抱着云和、月光在下面弹奏?松风吹动的琴声融入朱弦之中。别以为流水的声音听起来很清脆悦耳就以为很美了,真正懂得欣赏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即使没有声音,也依然能感到一种洒脱的意境。
赏析:此诗以琴声为题,赞美琴声之美。首句“谁抱云和月下弹”,描绘了演奏者在月光如水、云影浮动的夜晚,抱着云和月般的琴音弹奏的情景。这里的“云和月”象征着高远、纯净的境界,而“抱”则传达出演奏者对琴音的珍视与投入。接下来,第二句“松风琴韵入朱弦”,进一步描绘了琴音与自然景观的和谐交融。松风轻拂琴弦,使得琴音更加悠扬细腻,仿佛融入了大自然的气息。这一句通过“入”字,巧妙地将琴音与自然景观相联系,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在静谧的山林中,琴声与风声相互交织,形成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第三句“漫夸流水清人耳”,则是对前两句的升华。虽然流水声听起来非常清脆悦耳,但真正的理解者却能从琴音中感受到更深层次的美。这里运用了反问的手法,表达了对流
水声过于浅薄的评价,同时也表达了对真正懂得欣赏的人的赞美。最后一句“听到无声更洒然”,则是诗人对整个演奏过程的总结。在没有琴声的时候,人们往往会觉得一切都很普通,甚至有些乏味。然而,当琴音响起时,人们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之处,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愉悦和满足。这里的“无声”并非真的指没有声音,而是比喻人们在没有琴声时无法发现生活中的美。而“洒然”则表示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情。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琴声的描绘,展现了音乐与自然的和谐交融,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同时,诗人通过反问等修辞手法,表达了对流
水声评价的不满,以及对于真正懂得欣赏的人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