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堑东南界,神功日夜浮。
双悬龙剑影,直泻蜃宫楼。
霜堕黄榆塞,枫零赤水头。
洞庭应此阔,何处访渔舟。
诗句输出:
登龙门山 其三
天堑东南界,神功日夜浮。
双悬龙剑影,直泻蜃宫楼。
霜堕黄榆塞,枫零赤水头。
洞庭应此阔,何处访渔舟。
译文注释: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龙门山的景象,以及所见的壮丽景色。其中“天堑东南界”指的是山脉的东南边界;“神功日夜浮”形容山势之高峻,仿佛神仙之功。接下来两句“双悬龙剑影,直泻蜃宫楼”描绘了山中龙剑与瀑布直泻而下的景象,形象生动。第三句“霜堕黄榆塞”描写了秋日霜降时,黄榆树叶被霜雪打落的景象;“枫零赤水头”则描绘了秋天枫叶飘零在赤水河畔的情景。最后两句“洞庭应此阔,何处访渔舟”则是感叹洞庭湖的广阔,表达了对渔人的向往之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首句“天堑东南界,神功日夜浮”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出山脉的高耸入云,以及它所展现出的神奇力量。接着,诗人以“双悬龙剑影,直泻蜃宫楼”等诗句,进一步将山中的瀑布、飞流直下的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仙境之中。此外,“霜堕黄榆塞,枫零赤水头”等句子,则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秋天的气息和色彩,让人感受到季节变换带来的美丽变化。最后一句“洞庭应此阔,何处访渔舟”,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和迷茫。
《登龙门山·其三》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明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