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石形如削,崚嶒势转雄。
洞深常带雨,岩曲远含风。
睥睨一相似,嵯峨各不同。
自能宽眼界,何用蹑崆峒。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七言古诗,诗人以山为题,描写了山的形态、特点和给人的影响。全诗共八句,前四句写山的形貌;后四句写山给人的印象与启示。“眼界”一语,点明主旨,意在说明只有宽广的心胸才能欣赏到大自然的美。
开头两句“怪石形如削,崚嶒势转雄”。怪石,即奇形怪状的石头。峭壁陡峭,高耸入云,是山的特点之一。这两句写山的外形和气势:怪石峥嵘挺拔,峰巅陡峻如削;巍峨的山峰犹如直上青云,显得威武雄壮。
第三句“洞深常带雨”,写山中洞穴幽深,常有细雨飘洒。这一句写出了洞的深度,并暗示了山洞幽深,常有细雨飘洒,给山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第四句“岩曲远含风”,“岩曲”指山岩曲折。这两句写山的形态:山岩弯曲,远望似乎还带着风的气息。这既写出了山的形态,又暗示了山的地势复杂多变。
第五句“睥睨一相似,嵯峨各不同”,“睥睨”是指从高处向下看。这两句写山给人的印象:山岩高低错落,宛如一幅幅图画;而每一座山都有它独特的形状和特点,让人感到它们各不相同。
第六句“自能宽眼界,何用蹑崆峒”。“自能宽眼界”,意为只要心胸开阔就能看到更多的美好;“何用蹑崆峒”,意指不必去攀爬高峰就能欣赏到大自然的美。这两句表明,只要我们具备良好的心态,就能欣赏到大自然的美。
整首诗以山为主题,通过对山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