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清台表,重临粤海滨。
众瞻曾握斧,吏怖旧埋轮。
秋净千山月,风驱万里尘。
衣冠趋令望,笳鼓拥新春。
悬豹宫车壮,栖鸾署禁亲。
一函多事会,六察盛弥纶。
共忆巡功大,应知谏气伸。
衰迟妨祖帐,幸爱济时身。
【注释】
独立清台表:在高高的台上独立,表露心迹。
重临粤海滨:再次来到广东的海边。
众瞻曾握斧:大家望着他曾经手握斧头的形象。
吏怖旧埋轮:官吏害怕他的旧日威风。
秋净千山月:秋天的时候,月亮明亮,照亮了千山。
风驱万里尘:风儿驱散了万里的尘土。
衣冠趋令望:穿着官服的人纷纷前来观看。
笳鼓拥新春:吹着笳和打起鼓迎接新春。
悬豹宫车壮:悬挂的豹皮装饰的马车显得雄壮。
栖鸾署禁亲:像栖息在笼子里的鸾凰一样高贵。
一函多事会:一封书信带来了很多的事情。
六察盛弥纶:六种考察都进行得十分圆满。
共忆巡功大:共同回忆巡视时的功绩。
应知谏气伸:应该知道劝谏的声音得到了伸张。
衰迟妨祖帐:衰老迟缓阻碍了宴会。
幸爱济时身:庆幸自己能够救助国家。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赠给陈瑞山侍御的一首诗。诗中表达了作者对陈瑞山侍御深深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他的期望和祝愿。
首联,“独立清台表,重临粤海滨”,这两句写诗人与陈瑞山侍御的相遇,诗人站在高高的台上,向远方眺望,看到陈瑞山侍御再一次来到了广东的海边,不禁感慨万千,内心充满了敬意。这里的“独立”指的是诗人独自站在那里,而“清台表”则表示诗人站得那么高,仿佛能一览众山小,展现出诗人的豪情壮志。而“重临”则表示陈瑞山侍御又一次来到这个地方,可见他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
颔联,“众瞻曾握斧,吏怖旧埋轮”,这两句写的是陈瑞山侍御过去的形象,他曾经手握斧头,力挽狂澜,为民除害;而官吏们却因为他过去的行为而畏惧,不敢接近他。这里的“曾握斧”和“旧埋轮”形象地展现了陈瑞山侍御的英勇无畏和为民请命的壮举。
颈联,“秋净千山月,风驱万里尘”,这两句写的是秋夜的景象,一轮明月照亮了千里的山峦,风吹过万里的大地,带走了所有的尘埃。这里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夜景画卷,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以及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尾联,“衣冠趋令望,笳鼓拥新春”,这两句写的是人们来观看的场景,人们身着官服,带着敬畏的心情前来瞻仰陈瑞山侍御,而吹奏的笙簧和击打的战鼓也伴随着人们的欢声笑语迎接新春的到来。这里的“衣冠”和“笳鼓”分别代表了官员和民众,他们一起欢庆着新年的到来,展现了一幅热闹喜庆的画面。
这首诗通过对陈瑞山侍御的描述,展现了他的英勇无畏、为民请命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和平安宁生活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