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冬两度冰凝水,今日三阳水又冰。
闻说苍生多冻馁,不知阳气几时行。
残冬两度冰凝水,今日三阳水又冰。
闻说苍生多冻馁,不知阳气几时行?
注释:残冬意味着去年冬天还没有完全过去,这里特指去年冬季两次降下冰霜。三阳是指春季的三个节气,分别代表立春、雨水和惊蛰。水又冰意味着春天的水再次结冰。苍生泛指百姓,冻馁表示因寒冷而挨饿受冻。这首诗通过对比描绘了自然景象的变化,同时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生活状况的关切。
残冬两度冰凝水,今日三阳水又冰。
闻说苍生多冻馁,不知阳气几时行。
残冬两度冰凝水,今日三阳水又冰。
闻说苍生多冻馁,不知阳气几时行?
注释:残冬意味着去年冬天还没有完全过去,这里特指去年冬季两次降下冰霜。三阳是指春季的三个节气,分别代表立春、雨水和惊蛰。水又冰意味着春天的水再次结冰。苍生泛指百姓,冻馁表示因寒冷而挨饿受冻。这首诗通过对比描绘了自然景象的变化,同时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生活状况的关切。
解析: 1. 慧远因陶令:这里提到“慧远”和“陶令”,指的是两位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慧远是东晋时期的高僧,对佛教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而“陶令”则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名士,以清正廉洁著称。此处可能是指慧远因为陶渊明(陶令)的高洁品格而心生敬意。 2. 高名著昔时:这句诗表达了慧远对于陶渊明在古代就已建立的高洁人格的赞誉。"高名"表示极高的声誉,"昔时"表示过去的时代,整体意思是说
注释: 再经庐山东林寺又用始祖御史公韵赋六首 其一 昔年曾过此,犹记暮春时。 骢马重来日,隙驹三载期。 云闲经雨岫,花发向阳枝。 春草撩诗兴,分青入古池。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诗人回忆起过去曾经游览过这个地方,而且还记得那是在暮春时节。这句诗通过"昔年曾过此"和"犹记暮春时"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怀念之情。"犹记"一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全诗如下: ``` 再经庐山东林寺又用始祖御史公韵赋六首 其四 问道浔阳郡,诸生候几时。 未穷残日兴,仍拟复来期。 霁景酣春意,红芳间绿枝。 山中春社过,飞燕乱差池。 注释: 1. 问道浔阳郡:指的是诗人在浔阳郡(今江西九江)向当地的官员或朋友询问问题。浔阳郡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江西省境内。 2. 诸生:这里指学生、学子。古代的学子们聚集在一起学习
这首诗是诗人在庐山游览时的所作,其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以下是逐句释义: 青山如有待,不改昔年时。 重到宁非幸,佳游不负期。 乱云生石罅,一鸟啭花枝。 昨夜知经雨,幽庭水满池。 注释: - 青山如有待,不改昔年时:青山仿佛有灵性,它依然保持着往日的风貌,没有改变。 - 重到宁非幸,佳游不负期:再次来到这里,我感到非常幸运,因为我已经实现了我的计划
赏雪尝新酒,空庭夜色明。 偶因公事暇,聊适片时情。 紫塞烽犹警,黄河水未平。 迂疏无寸补,空有二毛生。 注释:在大雪中赏雪品尝新酿的美酒,空庭显得格外明亮。偶然因为公务的闲暇,我姑且借这片刻的闲暇,抒发一下情感。紫塞(指边塞)上的战火仍然在警备,黄河的水还没有完全平静。自己的见识和才能都十分平庸,没有能够对国家做出任何贡献,只有两鬓已经出现了白发。 赏析:此诗是诗人在大雪纷飞之时,饮酒赏雪之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雪夜中,品茗赏雪,畅谈世事,慷慨激昂地吟咏的情景。他看到天下苍生仍受冻馁之苦,心中充满了忧虑和不安。然而他也明白,自己虽身处朝廷,却无法真正解决这些问题。因此,他的心也充满了悲愤。 首句“赏雪尝新酒”描写了诗人在雪夜里,欣赏着美景的同时,品尝着美酒的惬意。这里的“赏雪”,指的是诗人在雪景中感受到的自然之美,而“尝新酒”则是指他在品尝新酿的美酒时,感受到了生活的甜蜜。
【注释】赏雪:欣赏雪景。尝新酒:品尝新酿的美酒(喻新岁)。霜台:官署中的楼台,因台上积霜而名。散晚衙:散朝后的晚班。杯乾:饮酒尽。风劲:寒风刺骨。回春:使大地回春,即春天来临。讶:惊奇的意思。丰穰:丰收。污邪:指小人。 【赏析】这是一首咏雪的诗,诗人以清新明快的笔调描绘了初冬赏雪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首联“赏雪尝新酒,霜台散晚衙”,点题
【注释】 徙(zhu移)倚:徘徊。奇胜:美景。乾坤:天地,指宇宙。霁(jì)时:雨后天晴之时。林峦:指山峦树木。含喜色:充满喜悦之情。新梧:刚长成的梧桐树。碧玉:形容颜色碧绿如玉。幽亭:幽静的亭子。事:景物。瞰(kàn看):远望。清池:清澈的水池。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庐山东林寺观赏自然景色时有感而作,抒发了他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再经庐山东林寺又用始祖御史公韵赋六首其五”
【注释】 赏雪尝新酒,同寅喜盍簪:赏雪时品尝着新酿的酒,与同僚们一同欢饮。盍(hé,合):何;盍簪,指一起饮酒,即“盍饮”之意,古代的一种风俗。 跳珠初淅淅,飞絮渐毵毵(sǎn sǎn):“跳珠”形容雪花纷纷扬扬飘落的样子,“淅淅”“飘飘”都是描写雪花下落的声音和样子。“飞絮”指飘落的柳絮。“毵”是细长下垂的意思。 高论兼今古,清歌杂笑谈:高深的议论涉及古今中外,清越的歌声掺杂着欢乐的笑谈。
【注释】赏雪尝新酒,吟风集故人:赏赏雪花,尝尝新酒,吟吟风声,聚聚旧友。岁穷虽觉凛,道合亦如春:年尾虽然觉得寒冷,然而和志同道合的人相处却如同春天。霜鬓年华迈,云扃归梦频:头发已染上白霜,岁月在流逝,但仍然常常梦见自己回到故乡。明年复今夕,未卜更相亲:明年又是一个夜晚,我们能否再次相聚呢?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大雪纷飞的晚上,和朋友们欢聚一堂,喝酒赋诗,抒发感慨之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注释】: 易戒履霜防渐长,于今三度见坚冰。腐儒无识空忧叹,自有伊周赞五行。 译文:易经告诫我们,要警惕小的征兆,防止其发展成大的问题。直到现在,我看到了三次坚固的冰层。那些没有见识的读书人只会徒增自己的忧愁感叹。然而,有像伊尹和周公这样的贤人,他们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使得五行得到和谐运转。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元日(正月初一)对易经“履霜坚冰至”的感悟。易经中,履霜坚冰至
【注释】 柔丛:紫菜,又称“紫英”,是水生植物,生长在浅海里。蹙(cuì):皱缩。历尽冰霜:经受过严寒的侵袭。清绝味:指紫菜的味道鲜美。嚼来满鼻散芳辛:形容紫菜吃起来味道鲜美。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紫菜的诗。 首句以紫罗纹喻紫菜之细长,次句写紫菜虽经严冬而仍然生机盎然、欣欣向荣。三、四两句写紫菜的滋味:既清又香。“清”是说味道不腥不臭,没有其他海味的咸味;“绝”是说味道特别鲜美,与众不同
注释: 题画芹菜为李少参士元赋 其一何人洒墨写芳芹,眼底犹疑散苾芬。 参看一心堪赞理,不须持此献明君。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借咏芹菜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情怀。诗中通过对芹菜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忧虑,以及对个人才能的自信。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诗人对于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深忧虑。 “何人洒墨写芳芹”意思是说是谁用笔墨书写了这芬芳的芹菜呢?这里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注释:春天已经过去了十天了,一场春雨让万棵树都变成了冰。什么时候才能放晴,让春天的景色出现在人间呢?我打算在花旁柳下,闲适地散步。 赏析:这首诗是陆宪元在大年初一写的即景诗。首句写春天已过旬日,次句写春雨让万树都成了冰,第三句问何时才能放晴,让春天的景色出现在人间呢?尾句点明自己打算在花旁柳下,闲适地散步。全诗表达了诗人盼望春天早日来临的心情
注释: 雨声在除夕响起,泠泠作响。 新春伊始,乾坤一片冰天雪地。 我准备起床去向老尧夫打听时局,北方的风气是否真的向南流。 译文: 在除夕夜,雨声叮咚作响,整个天地仿佛被冰雪覆盖。 新年伊始,整个世界都变成了冰天雪地。 我想起来向尧夫老翁询问国家大事,看他是否认为北方的风气已经南移到南方了
释义: 我到任已经两年了,觉得老态日益显露,因此写下了这二首绝句。 回忆起离家时的情景,每年都要往返两趟。 那些故人久别后又重见我,都说现在与我不同了。 注释: 1. 忆别乡园岁两徂:回忆起离开家乡和园林的年月,每年都会回去两次。 2. 当年玄发尚盈颅:那时候头发还很黑,头顶还没有秃顶。 3. 尽说今吾非故吾:所有人都说我现在与以前不一样了。 4. 玄发:黑色的头发。 5. 盈颅:满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