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欲览匡庐胜,烟雨冥蒙在翣时。
事到眼前犹不遂,前途得失底须知。
【注释】匡庐:指庐山,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南。烟雨冥蒙:云雾弥漫,看不见山峦。翣(shà):扇。
【赏析】此诗作于元代至正十六年(1356)春,是一首抒写作者欲览庐山胜景而不得的感怀之作。诗一开头就说“我来欲览匡庐胜”,点明诗人此行的目的是游览匡庐胜景。但正当他来到庐山后,却遇上了阴雨绵绵,使他不能尽兴领略庐山的美景。接着诗人说“烟雨冥蒙在翣时”,这是实写,但更主要的是虚笔托出自己的主观感受。这里既没有写出庐山景色的特点,也没有写出诗人观览的心情。因为这种心情是难以表达出来的,所以诗人就以“事到眼前犹不遂”一句来加以暗示。最后两句“前途得失底须知,我辈当如是”,则是直接说出自己的主观体会。这两句中“前途得失”和“当如是”等词语都是虚写。诗人在这里所要表现的不是自己对世事的观察或判断,而是自己面对现实的态度和精神境界。
这首诗虽然写得比较含蓄蕴藉,但并不是晦涩难懂的。相反,它的意境是明朗豁达的。它不仅把诗人游历庐山的所见所感真实地反映出来,而且把诗人的精神境界也真实、深刻地揭示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