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湾一道水流斜,小艇凌波蹴浪花。
欸乃数声柔橹过,轻鸥点点起晴沙。
【注释】 松湾:地名。水湾,水边弯曲处。水流斜:流水倾斜。凌波蹴浪花:在波浪上轻轻跳跃。欸乃:船夫摇橹时发出的歌声。柔橹:轻柔的船桨声。晴沙:晴朗的水面上沙滩。
【赏析】 这首诗描写江边小舟的行船情景。首句以“一道”写江水之斜,以“小艇”写舟之小巧。第二句写舟中人轻歌慢舞之态。最后二句写舟过沙滩、鸥鸟起舞。全诗语言清新,意境优美,是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颂和热爱。
松湾一道水流斜,小艇凌波蹴浪花。
欸乃数声柔橹过,轻鸥点点起晴沙。
【注释】 松湾:地名。水湾,水边弯曲处。水流斜:流水倾斜。凌波蹴浪花:在波浪上轻轻跳跃。欸乃:船夫摇橹时发出的歌声。柔橹:轻柔的船桨声。晴沙:晴朗的水面上沙滩。
【赏析】 这首诗描写江边小舟的行船情景。首句以“一道”写江水之斜,以“小艇”写舟之小巧。第二句写舟中人轻歌慢舞之态。最后二句写舟过沙滩、鸥鸟起舞。全诗语言清新,意境优美,是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颂和热爱。
露凉𬊈股耐调羹,不向江东号步兵。 纵是山灵文未勒,白鸥应怨负初盟。 注释:露水寒冷,莼菜的茎也变得柔软可口,可以用来调味,比喻生活虽然艰苦却能自得其乐。我不曾在江东一带漂泊,不愿像古代文学家阮籍一样成为“步兵”。即使如此,白鸥也应该怨恨我的背信弃义,因为我违背了最初的盟约。 赏析:此诗表达了作者在秋夜独居金陵时的感慨和无奈。他以自己的经历和情感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
雪声 玉尘冉冉洒空庭,松竹传声静夜听。 洛下高人坚卧稳,任教落索打窗棂。 诗句释义与赏析 - 玉尘冉冉洒空庭:这里用“玉尘”形容雪花如同白玉般纯洁而细腻,随风飘洒落在庭院里,形成一片晶莹的世界。 - 松竹传声静夜听:松树和竹子在寂静的夜晚能传出雪的声音,给人以宁静的感受,仿佛置身于一个幽静的自然世界中。 - 洛下高人坚卧稳:这里的“洛下高人”指的是居住在洛阳的隐士,他们安睡不动摇
【注释】: 碧:青绿色。鸳瓦:瓦当。漏长:指漏壶中的水在滴下的过程中,声音很长,时间也较长。 岁岁:年复一年。渔阳:今河北蓟县一带。这里泛指边远荒凉之地。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诗题中的“夏彝仲”是作者的好友,当时任兵部侍郎。这首诗是他在与友人夏彝仲同赋《八月十六夜月》时所作,因两人都是七绝高手,所以此诗也以七绝的形式出现。从内容上说,此诗是借咏史以抒发自己对国事的忧虑和感慨之情
沈水初烧未减香 秋风如水透罗裳 低头自刺鸳鸯绣,不道湘帘已上霜 注释: 1. 沈水:指的是一种香料,通常在古代用于制作熏香。沈水初烧未减香:指这种香料刚被点燃,但仍然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2. 秋风:秋天的风,象征着季节的变迁和时光的流逝。秋风吹来,仿佛带来了凉爽和萧瑟的氛围。如水透罗裳:形容秋风的温柔和穿透力,就像一袭轻纱般轻柔地拂过罗裳(女子的衣裳),给人一种舒适和宁静的感觉。 3. 鸳鸯绣
【注释】 合欢:指夫妻。易得秋:《诗经·豳风·七月》:“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毛传》:“九月葵生,十月蔾(艹)茂,唯瓜与薤,先后可食;九月芸苗,十月荞菵,唯苦菜,后可食;九月黍收,十有二月稻获,是时可为薪蒸。”这里用“易得秋”比喻容易得到爱情。流黄:指月亮。楼台:泛指高楼大厦。㡳(qiān)月:即圆月。流黄何事独关愁:《诗经·召南·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
注释:危峰斜靠着碧绿的溪水边,春天的树荫幽深笼罩着翠烟。一道飞泉从云外坠落,仿佛还和着爽朗的风声,奏响了朱弦琴。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山水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首句“危峰斜倚碧溪边”,通过写山峰的陡峭和溪水的清澈,营造出一种空灵、宁静的氛围。接着“春树阴阴宿翠烟”,以“春树”为意象,描绘了树木繁茂、生机勃勃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首句写岩嶂重重,溪涧萦绕;次句写绿崖碧树,奏出春声;三句写相携策杖,访高结隐盟。全诗构思独特,意境幽雅。 “岩嶂重重”是说山势连绵,重重叠叠,给人以雄伟壮观之感。而“溪涧萦”,则写出了山间溪水的回旋曲折。“萦”,“绕”。 “绿崖碧树”,是描写山中树木的颜色和形态。“绿”、“碧”二词,既写出了山中树木葱茏苍翠的色彩,也写出了阳光下树叶闪烁着的晶莹光泽。“奏春声”
注释:万峰交错环绕着幽静的居住之地,奇特峭拔的山峰竞相辉映出碧绿的空谷。一点红尘飞鸟难以飞到,打开窗户时就能读到化人书。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山景和抒发隐逸志向的诗。诗人用“万峰回合”、“奇峭争输”形容山势之高峻,用“幽居”、“碧虚”形容环境之清幽。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注释】 松湾:地名。水湾,水边弯曲处。水流斜:流水倾斜。凌波蹴浪花:在波浪上轻轻跳跃。欸乃:船夫摇橹时发出的歌声。柔橹:轻柔的船桨声。晴沙:晴朗的水面上沙滩。 【赏析】 这首诗描写江边小舟的行船情景。首句以“一道”写江水之斜,以“小艇”写舟之小巧。第二句写舟中人轻歌慢舞之态。最后二句写舟过沙滩、鸥鸟起舞。全诗语言清新,意境优美,是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颂和热爱
【注释】 蛩(qióng):蟋蟀。 泣露:形容蟋蟀叫声凄切,如在哭泣。 寒蛩(qióng):秋深的蟋蟀。 苦悲吟:哀伤悲苦的诗。 儿童:这里指的是孩子们。 金笼:用金属做成的小笼子,用来关养鸟兽等动物。比喻监狱。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劝诫他人不要因悲伤而作苦悲之诗,而要像儿童那样仔细地寻找声音,不要被囚禁在金笼里,即不要自寻烦恼而陷入悲哀之中。 “泣露寒蛩感客心,劝君莫作苦悲吟
雪声 玉尘冉冉洒空庭,松竹传声静夜听。 洛下高人坚卧稳,任教落索打窗棂。 诗句释义与赏析 - 玉尘冉冉洒空庭:这里用“玉尘”形容雪花如同白玉般纯洁而细腻,随风飘洒落在庭院里,形成一片晶莹的世界。 - 松竹传声静夜听:松树和竹子在寂静的夜晚能传出雪的声音,给人以宁静的感受,仿佛置身于一个幽静的自然世界中。 - 洛下高人坚卧稳:这里的“洛下高人”指的是居住在洛阳的隐士,他们安睡不动摇
劈山 雨霁携壶上劈峰,峰头遥带夕阳红。 游人散去杨花径,樵子归来木叶风。 仙境茫茫天地外,霸图眇眇有无中。 自惭潦倒登临晚,一笑还须向烛龙。 注释: - 劈山:形容山峰陡峭,如同被劈开一般。 - 雨霁携壶上劈峰:雨后天晴,诗人提着酒壶登上陡峭的山峰。 - 峰头遥带夕阳红:山峰顶端,夕阳的余晖映照出一片红色。 - 游人散去杨花径:游玩的人们纷纷离开小径。 - 樵子归来木叶风:樵夫们回来了
【注释】: 碧:青绿色。鸳瓦:瓦当。漏长:指漏壶中的水在滴下的过程中,声音很长,时间也较长。 岁岁:年复一年。渔阳:今河北蓟县一带。这里泛指边远荒凉之地。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诗题中的“夏彝仲”是作者的好友,当时任兵部侍郎。这首诗是他在与友人夏彝仲同赋《八月十六夜月》时所作,因两人都是七绝高手,所以此诗也以七绝的形式出现。从内容上说,此诗是借咏史以抒发自己对国事的忧虑和感慨之情
沈水初烧未减香 秋风如水透罗裳 低头自刺鸳鸯绣,不道湘帘已上霜 注释: 1. 沈水:指的是一种香料,通常在古代用于制作熏香。沈水初烧未减香:指这种香料刚被点燃,但仍然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2. 秋风:秋天的风,象征着季节的变迁和时光的流逝。秋风吹来,仿佛带来了凉爽和萧瑟的氛围。如水透罗裳:形容秋风的温柔和穿透力,就像一袭轻纱般轻柔地拂过罗裳(女子的衣裳),给人一种舒适和宁静的感觉。 3. 鸳鸯绣
【注释】 合欢:指夫妻。易得秋:《诗经·豳风·七月》:“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毛传》:“九月葵生,十月蔾(艹)茂,唯瓜与薤,先后可食;九月芸苗,十月荞菵,唯苦菜,后可食;九月黍收,十有二月稻获,是时可为薪蒸。”这里用“易得秋”比喻容易得到爱情。流黄:指月亮。楼台:泛指高楼大厦。㡳(qiān)月:即圆月。流黄何事独关愁:《诗经·召南·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