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花城万户春,琴堂咫尺绝无尘。
看山不比来看竹,问胜先须问主人。
释义:
想要攀登嵩山先要见傅元鼎令君。
百里花城中万户都沉浸在春天的喜悦之中,琴堂的门户就在眼前但却丝毫感受不到尘埃。
看山不是来看竹,询问胜景要先问主人。
百里花城万户春,琴堂咫尺绝无尘。
看山不比来看竹,问胜先须问主人。
释义:
想要攀登嵩山先要见傅元鼎令君。
百里花城中万户都沉浸在春天的喜悦之中,琴堂的门户就在眼前但却丝毫感受不到尘埃。
看山不是来看竹,询问胜景要先问主人。
释义: 想要攀登嵩山先要见傅元鼎令君。 百里花城中万户都沉浸在春天的喜悦之中,琴堂的门户就在眼前但却丝毫感受不到尘埃。 看山不是来看竹,询问胜景要先问主人
【注释】清远峡:指三峡的清江。平林明旭日:平展的树林在初升的太阳下显得明亮。飞鸟出寒烟:远处有飞鸟从寒冷的雾气中出来,形成一幅美丽的景色。孤怀无限思:孤独的心情无限深远。望断白云边:看着那无尽的白云,直到看不见为止。 【赏析】此诗是诗人行经三峡时的所见所感之作,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的前四句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看到的景象,如平展的树林、明亮的旭日以及飞鸟从寒冷的雾气中飞出等
夜泊感怀 兼葭萧瑟露华清,淡月笼沙浅水平。 今夜不知廊庙上,何人有梦到苍生。 注释: 兼葭萧瑟(jiān jiā shāo suō):指水边的芦苇。萧瑟,风吹草木的声音,这里形容秋意凄凉。 露华清:指露水晶莹如玉。 淡月:淡淡的月光。笼沙,笼罩在沙地上。浅平,水面很平。 今夜:今夜的夜晚。廊庙:宫殿前的走道和门。 苍生:泛指百姓
【题解】《题徽宗画碧桃鸲鹆》是一首咏物诗。此诗首联写诗人于五国城(今河南淮阳)边,遥想汴梁宫阙,睹物伤情而泪下。颔联写诗人以碧桃花、碧鹊为喻,抒发对徽宗的怀念之情。颈联写诗人以碧桃花、碧鹊为喻,抒发对徽宗的怀念之情。尾联用“犹”字化静为动,写出了诗人对徽宗的无限思念与敬仰。 【注释】①题:写。②五国城:在今河南淮阳。③汴梁:今河南开封。④争如:不如、何如。⑤知春意:懂得春天的到来。⑥东风第一枝
【解析】 本诗是作者游览白云宫的一首纪行诗,描写了白云宫的宏伟壮丽和自然景色。首联写白云宫的建筑特点;颔联写白云宫在地理上的方位;颈联写云雾缭绕的景象;尾联写诗人对白云宫的喜爱之情以及因不能记事而感到遗憾的心情。“捓揄”是夸张的意思,“残碣”即断碣,指古碑。 【答案】 ①云山:指云雾缭绕的群山。②宗:分宗,分支。③珑璁:形容山峰重叠高峻,玲珑剔透。④岱岳:泰山。⑤襟带:衣襟、腰带,这里泛指屏障
上玉帝 云花徉傥迥难群,二百丛中第一人。 气压昆仑无剩璧,才流江海有馀垠。 昂藏踏践红龙爪,号叫冲开白兔鳞。 早赐彤庭纶握事,何辞匍匐献丹宸。 注释: 1. 上玉帝:指进入仙界、成为神仙。 2. 云花:这里指天上的彩云和鲜花。 3. 徉傥:形容飘逸超然的样子。 4. 第一人:意思是在众多仙人中脱颖而出,成为最杰出的一个。 5. 气压昆仑:形容气势磅礴,威压群雄,与“昆仑”相呼应,表示其地位崇高。
书大道寺壁 西华云台去路长,投闲翻为看山忙。 十年有梦寻中岳,四月披云过太行。 清世谁能便吏隐,幽栖吾独爱僧房。 昨来不寐焚香坐,读尽楞严夜未央。 注释: 1. 大道寺壁:在大道寺墙壁上书写这首诗。大道寺是唐代长安城内的一座佛寺。 2. 西华云台:指华山,因华山有云台峰而得名。西华,华山名;云台,山峰名。 3. 投闲:指辞去官职。 4. 中岳:中岳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县。 5. 披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