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石何年到此中,重岩乱砌郁珑璁。
宗分岱岳山横北,襟带黄河水自东。
岚杂浮烟迷贝阙,风回骤雨响云宫。
捓揄不尽看残碣,欲记移文愧未工。
【解析】
本诗是作者游览白云宫的一首纪行诗,描写了白云宫的宏伟壮丽和自然景色。首联写白云宫的建筑特点;颔联写白云宫在地理上的方位;颈联写云雾缭绕的景象;尾联写诗人对白云宫的喜爱之情以及因不能记事而感到遗憾的心情。“捓揄”是夸张的意思,“残碣”即断碣,指古碑。
【答案】
①云山:指云雾缭绕的群山。②宗:分宗,分支。③珑璁:形容山峰重叠高峻,玲珑剔透。④岱岳:泰山。⑤襟带:衣襟、腰带,这里泛指屏障。⑥贝阙:传说中的蓬莱仙宫。⑦云宫:指白云宫。⑧移文:写信。⑨未工:不工巧。译文:
驱车来到白云宫,不知从何时起就到了这里。重峦叠嶂,参差不齐,宛如一串串玉石堆积起来。
宗派分枝,如同泰山横卧北边。衣襟紧束,黄河水从东面流过。
云雾缭绕,如烟似气,迷离恍惚,仿佛贝阙宫殿一样;狂风卷起骤雨,轰隆作响,如同云宫一般。
挥笔书写,无法尽情描绘白云宫的美景,只好把想说的话都记下,却觉得不够工整巧妙。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游览白云宫时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紧扣白云宫的景物展开描写。首联“驱石何年到此中”,写诗人抵达白云宫的感慨;颔联“重岩乱砌郁珑璁”,写白云宫的雄伟壮观;颈联“岚杂浮烟迷贝阙,风回骤雨响云宫”,写白云宫中的自然景色;尾联“捓揄不尽看残碣,欲记移文愧未工”,写诗人未能记录所见美景的遗憾。这首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意境宏大,语言精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