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有天崄,三门无夜扃。
浪花飞碎白,砥柱立孤青。
鬼斧何年劈,龙窝尚尔腥。
禹王不可作,吾欲问山灵。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三门砥柱,九曲有天险,三门无夜闭。
浪花飞碎白,砥柱立孤青。
鬼斧何年劈,龙窝尚尔腥。
禹王不可作,吾欲问山灵。
注释:
- 三门砥柱:指的是黄河中游的三门峡。
- 九曲:形容河流弯曲曲折。
- 天崄(xiǎn):指天险,比喻地势险峻的地方。
- 三门无夜扃(jiōng):意思是三门峡谷在夜间也不关闭。
- 浪花飞碎白:描述浪花飞溅如同白色的泡沫。
- 砥柱立孤青:指砥柱山像一根孤独的柱子矗立在那里。
- 鬼斧:传说中的一种神奇而神奇的斧子。
- 何年劈:什么时候被劈开的?
- 龙窝尚尔腥:仍然有腥味,说明河水中的泥沙较多。
- 禹王:传说中治理洪水的英雄大禹。
- 吾欲问山灵:我想要向山神提问。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黄河三门峡风景和历史的抒情诗。诗人通过对三门峡的地理特点、自然景观和历史事件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历史的思考。
诗人通过“九曲有天险,三门无夜扃”两句,描绘了三门峡的地理位置险峻,夜晚仍然开放,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地形特点。接着,“浪花飞碎白,砥柱立孤青”两句,诗人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三门峡的自然美景——浪花飞溅,如同白色的泡沫;砥柱山矗立在那里,犹如孤独的青松。这两句不仅描绘了三门峡的自然景观,也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诗人通过“鬼斧何年劈,龙窝尚尔腥”这两句,表达了他对历史事件的记忆和感慨。这里提到的“鬼斧”是指传说中的斧子,可能是指历史上的大禹治水时所使用的工具。这句诗表达了对于古代英雄大禹治水故事的回忆和敬仰之情。同时,“龙窝尚尔腥”一句则暗示了三门峡地区的历史沉淀和文化内涵深厚,尽管历经沧桑,依然保留着独特的历史风貌。
诗人通过“禹王不可作,吾欲问山灵”这两句,表达了自己对历史人物和自然景观的思考和感慨。这里提到了“禹王”,即大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治水英雄。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和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思考和感悟。同时,“吾欲问山灵”一句则表达了诗人想要向大自然寻求答案和启示的愿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描绘三门峡的自然景观和历史事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历史的思考,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