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知山有寺,咫尺见云封。
瀑布千寻水,香炉何处峰。
向晴微见树,卓午讵闻钟。
来往驱尘事,深悲负短筇。

【注释】

  1. 江行望庐山作:在江边行走时远眺庐山而作的诗。
  2. 咫尺见云封:指站在山脚下,只见云雾缭绕,好像被什么东西封住了似的。
  3. 瀑布千寻水:形容山峰上瀑布的水从高到低流泻下来的样子。
  4. 香炉何处峰:香炉峰是庐山的主峰之一,因山形奇特,云雾缭绕,有如香炉而得名。
  5. 向晴微见树:当天气晴朗的时候,可以隐约看到树木的景象。
  6. 卓午讵闻钟:在炎热的正午时分,听不到寺庙中的钟声。
  7. 来往驱尘事:来回穿梭于世俗事务之中。
  8. 深悲负短筇:深深地感到悲哀,因为无法携带轻便的手杖来游览庐山。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江边眺望庐山而创作的。首句“亦知山有寺”,表达了作者对庐山中可能存在的寺庙的存在的认知和理解;第二句“咫尺见云封”描绘了站在山脚时看到的云雾缭绕、似乎被什么东西封住的景象,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庐山的独特魅力;第三、四句“瀑布千寻水,香炉何处峰”,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庐山瀑布和香炉峰的壮丽景观;最后两句“向晴微见树,卓午讵闻钟”则描述了在晴天和中午时分,由于雾气的原因,难以看见树木和听到钟声的情景,体现了作者对庐山独特自然景观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全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庐山的美丽和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及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