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将长剑欹空挥,净扫胡氛振国威。
六月尚歌征俨狁,八公何算胜淮淝。
华夷无限那容越,忠义人心讵尽微。
报主此生应不惜,请缨无路祇空悲。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慎的作品。杨慎(1486年—1559年),字升之,号逸史氏、博南山人,四川新都人,明代中期著名文学家和史学家。他的诗作以豪放奔放著称,风格独特,语言生动,感情真挚。
现在我们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 适中驿得报虏寇通州次西山势獗京师戒严不胜愤惋 其二
注释:在适中驿站得知敌寇入侵通州的消息后,我站在西山边远之地,看到敌人如山般汹涌的气势。京城戒严,我不能忍受这样的愤怒和惋惜。
赏析:杨慎通过描述自己的地理位置和对局势的反应,表达了他对于国家危难的担忧和对敌人的愤怒。他选择了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地点——西山,来观察敌人的情况,这种写法增加了诗歌的深度和广度。
- 欲将长剑欹空挥,净扫胡氛振国威。
注释:我想要挥舞手中的长剑,彻底扫除胡人的邪恶势力,恢复国家的威严。
赏析:杨慎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决心和志向,他要用自己的力量来保卫国家,恢复国家的尊严。这种决心和志向是他作为文人的责任和担当,也是他作为爱国者的表现。
- 六月尚歌征俨狁,八公何算胜淮淝。
注释:六月还唱着出征的歌谣,去征伐北方的敌人,但谁能想到能够战胜南方的敌军呢?
赏析:杨慎用对比的手法来表达对不同战争的看法和评价。他认为北方的敌人更加强大,而南方的敌军则相对较弱。这种观点体现了他对于国家形势的深刻理解。
- 华夷无限那容越,忠义人心讵尽微?
注释:中原大地无边无际,哪有地方容忍外敌越境,而忠义之心岂能只存在于少数人心中?
赏析:杨慎在这里进一步强调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性。他认为中原大地广阔,不容任何外来势力侵犯,而且忠诚正义的心应该被所有人所共有。这种观点体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坚定信念。
- 报主此生应不惜,请缨无路祇空悲。
注释:为了报答国家,我此生应当不惜一切代价,但如果无法实现愿望,就只能独自悲伤地面对现实。
赏析:杨慎在这里表达了他对报国的理想和追求。他认为只要有决心和勇气,就能为国家做出贡献。同时他也表达了一种无奈的情绪,如果无法实现愿望,就只能独自悲伤。这种情绪反映了他在面对困境时的无奈和辛酸。
这首诗通过对战场的描写和对战争的看法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和责任感。他的诗歌语言生动,感情真挚,是明代诗歌的重要代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