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谚船胥口,无风亦自行。
云来山觉润,鱼见水知清。
乌石关谁凿,桐君庐几楹。
襄阳少耆旧,谁为续图经。
诗句原文:
古谚船胥口,无风亦自行。
云来山觉润,鱼见水知清。
乌石关谁凿,桐君庐几楹。
襄阳少耆旧,谁为续图经。
接下来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注释
- 船胥口:一个地名,位于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因古代传说中大禹治水时在此建胥门而得名。
- 无风亦自行:即使没有风,船只也能自己行驶。
- 云来山觉润:云雾缭绕时,山显得更加滋润。
- 鱼见水知清:鱼儿在水中游动,能感受到水质的清澈。
- 乌石关:一个历史悠久的关隘,位于今苏州市吴中区的西部边缘。
- 桐君庐:古代的一个亭台建筑,可能位于现在的某处。
- 襄阳少耆旧:襄阳(今湖北襄阳)缺少经验丰富的长者,难以接续历史典籍。
翻译与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山水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历史文化传承的忧虑之情。
首联“古谚船胥口,无风亦自行”,以船胥口的地理特性开篇,点出即便在没有风的情况下,船只也能够自主行驶的景象,暗含着自然界的和谐与独立。
颔联“云来山觉润,鱼见水知清”通过描绘云雾缭绕、山色润泽以及鱼儿在水中畅游的情景,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美丽。
颈联“乌石关谁凿,桐君庐几楹”提出了关于古老关口和亭台建筑的提问,反映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珍视及对其未来命运的担忧。
尾联“襄阳少耆旧,谁为续图经”则是对襄阳这一地方的文化遗产现状的反映,表达了对当地文化传承者的渴望和对历史文献保护的关切。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历史的回顾,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家乡深厚的情感,也体现了他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是一首充满诗意且具有深刻内涵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