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高结小祇林,古树荒台岁月深。
若到上方山更好,水云闲处澹禅心。

【释义】

黄华十曲,其四。下黄华:地名。在河南洛阳县西南。唐时诗人王维曾游于此。小祇林:寺院名。在嵩山中,唐人常游此寺。古树荒台:指寺院。岁月深:指时间久远。若到上方山更好:指到嵩阳观最好。上方山在嵩山北麓,有天封寺、中岳庙等,为道教胜地。水云闲处澹禅心:指嵩阳观的景色清幽,使人忘却尘世烦恼。

【译文】

在半山腰高结小寺院,古树荒台岁月悠长。

如果到上方山游览更好,水云之间闲适之处淡泊心境。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初游嵩山时所作的七律。当时诗人正任济州刺史,因“吏事殷繁”,故作此行。诗中对嵩山风光作了热情歌颂,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首句起韵。首句中的“黄华”指嵩山,而“十曲”则暗含“十方”(即十方佛国),说明此地是佛家圣地。“下黄华”三字点明了题旨。次句“小祇林”是寺院名;“古树荒台”指嵩山之景,“岁月深”则点明此景历经沧桑,“若到上方山更好”,是说只有嵩山才有如此美景,所以“上方山更好”。这两句写景,写得含蓄蕴藉,意境深远。末句“水云闲处澹禅心”则是写诗人的感受。嵩山之美,令人流连忘返,忘却尘世烦忧,从而产生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心境。

全诗以咏怀见意,融情入景,情景相生,浑然一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