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原名季本,明代诗人,生于公元1485,卒于公元1563
季本,字明德,号彭山,会稽(今浙江绍兴)人。
从王守仁学。
武宗正德十二年(1517)登进士第。
授建宁府推官,征为御史,以言事谪揭阳主簿,官至长沙知府。
世宗嘉靖二十二年(1544)由长沙知府解职还乡,寓禹迹寺讲学。
诗存《康熙会稽县志》,著有《易学四同》、《诗说解颐》、《春秋私考》、《说理会编》等。
生卒年:1485-1563
明德,原名季本,明代诗人,生于公元1485,卒于公元1563
季本,字明德,号彭山,会稽(今浙江绍兴)人。
从王守仁学。
武宗正德十二年(1517)登进士第。
授建宁府推官,征为御史,以言事谪揭阳主簿,官至长沙知府。
世宗嘉靖二十二年(1544)由长沙知府解职还乡,寓禹迹寺讲学。
诗存《康熙会稽县志》,著有《易学四同》、《诗说解颐》、《春秋私考》、《说理会编》等。
生卒年:1485-1563
诗句 1. 望海亭 - 一个可以观赏大海和远山的亭子。 2. 远连沧海近连山 - 描述亭子位置,远看是无边的大海,近看是连绵的山脉。 3. 万里蓬莱指顾间 - 形容距离之近,如同在咫尺即可到达仙山蓬莱一般。 4. 曾共刍荛穿曲径 - 曾经一起劳作(或游玩)穿过曲折的小路。 5. 忽闻歌吹出重关 - 忽然听到歌声和乐曲从重重关隘中传出。 6. 胜游惟有仙軿到 - 只有神仙才能来到此地的胜景。 7
诗句:水防用尽几年心,只为生民陷溺深。 译文:水灾防御耗费了几年的心血,只因为百姓陷入水灾的困境。 注释:这里的“水防”是指为了防范水灾而采取的措施或努力。"几年心"可能指的是多年来持续的努力和付出。"陷溺"意味着陷入困境或灾难中无法自拔。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人民在水灾中所遭受苦难的深切同情和关注。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展现了为人民利益而付出的努力和牺牲。整首诗情感深沉
季本,字明德,号彭山,会稽(今浙江绍兴)人。 从王守仁学。 武宗正德十二年(1517)登进士第。 授建宁府推官,征为御史,以言事谪揭阳主簿,官至长沙知府。 世宗嘉靖二十二年(1544)由长沙知府解职还乡,寓禹迹寺讲学。 诗存《康熙会稽县志》,著有《易学四同》、《诗说解颐》、《春秋私考》、《说理会编》等。 生卒年
明末诗人。 原名王象巽,字季木,号虞求,别号山昔湖居士,新城(今山东淄博市桓台县新城镇)人,清初文学家王士祯从祖。 万历三十八年进士第二,官至南京吏部考功郎,终因刚直而免官归田。 象春才气奔轶,诗宗前后七子,诗文结集为《齐音》(亦题《济南百咏》)、《问山亭集》。 生卒年
唐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字敬叔。 父芳,唐肃宗时为史官,撰《国史》一百三十巻。 敬叔承家学,博学富文辞,文史兼擅。 世为史官,父子并居集贤院。 历官右补阙、史馆修撰,因事贬巴州司户参军。 唐德宗初,召为太常博士。 帝既亲郊庙,慎祀事,动稽典礼。 敬叔举礼以对,本末详明,上嘉异。 久之,因言事切直,论议劲切,为执政者不容,出为婺州刺史。 贞元十三年(西元七九七年),官御史中丞、福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