樠山馥郁景风催,浅绿深红取次开。
本拟壶觞长日赏,岂知旌节隔年回。
诗篇去后多新幅,尊酒归来发旧醅。
万斛春光浑未减,花前何惜玉山颓。
安陆归访樠社小饮
游朴诗作赏析
- 诗句原文及注释
- 樠山馥郁景风催,浅绿深红取次开。
- 本拟壶觞长日赏,岂知旌节隔年回。
- 诗篇去后多新幅,尊酒归来发旧醅。
- 万斛春光浑未减,花前何惜玉山颓。
- 译文解读
- 樠山景色芬芳馥郁,春风催动万物生长,浅绿色的树叶和深红色的花朵随意绽放。
- 本想借长日的闲暇时光来欣赏这些美景,怎料得到消息时已经是一年之后。
- 离开诗篇后发现了许多新的画卷,归来时发现陈酿的美酒也更加醇厚。
- 春天的景色依然美好,花儿盛开,何必在意已经衰老的玉山?
- 诗人背景与创作风格
- 游朴(1526—1599),明福建福宁(今福建柘荣县)人,字太初。九岁能属文。万历二年进士,授成都府推官。入为大理寺评事。三任法曹,办案力求公正。官终湖广参政。有《藏山集》。游朴的诗歌创作以五言、七言为主,风格清新脱俗,善于捕捉自然景观中的细微之美,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其作品中常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考和审美情趣,展现了游朴作为明代文人的独到之处。
- 诗作主题与情感表达
- 此诗描绘了诗人游朴在安陆樠山的所见所感,通过对大自然美景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友情的感悟。
- 通过对樠山景色的细腻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大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 诗中流露出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对现实无奈的情感,以及对人生变迁的深刻理解。
- 艺术特色与文学价值
- 此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精湛的描写技巧和深邃的意境表达。诗人运用丰富的色彩、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画面,将樠山的美景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 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既有自然界的花草树木,又有人文景观和社会现象,展现了诗人广阔的视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 此诗不仅是游朴个人创作的佳作,也是明代诗歌艺术的代表之一,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 后世影响与评价
- 此诗自问世以来,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推崇,被后人传颂不已。历代文人墨客纷纷效仿,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使得这首诗的影响力持续传承至今。
- 诗中的哲理思考和人生感悟引发了读者深入的思考和共鸣,激发了人们对生活、自然和宇宙本质的探索。
- 此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