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踪岁岁逐飞蓬,忽把椒卮到汉东。
芳草渐生䢵子国,新桃遥傍叔敖宫。
惊心故国沧桑外,回首并州郢树中。
樠社春词应满幅,诗筒早寄慰衰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全诗如下:
浮踪岁岁逐飞蓬,忽把椒卮到汉东。
芳草渐生䢵子国,新桃遥傍叔敖宫。
惊心故国沧桑外,回首并州郢树中。
樠社春词应满幅,诗筒早寄慰衰翁。
注释:
- 浮踪岁岁逐飞蓬:飘荡不定的踪迹,如同随风飘动的飞蓬。形容漂泊无定的生活状态。
- 忽把椒卮到汉东:突然之间,带着酒壶来到了汉东之地。
- 芳草渐生䢵子国:芳香的草木逐渐生长在了楚国。这里可能是诗人对古代楚国的怀念或赞美。䢵子国是楚国的别称之一,位于今天湖北省荆州市。
- 新桃遥傍叔敖宫:新种的桃花远远地映衬着叔敖宫。叔敖是春秋时期的楚国名臣,曾任楚相,以廉洁著称。
- 惊心故国沧桑外:心中感到震惊和忧虑的是故国的沧桑巨变。
- 回首并州郢树中:回顾过去,曾经在并州(今山西太原)的郢树旁生活。郢树是指郢城附近的树木,郢城是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位于今天的湖北江陵。
- 樠社春词应满幅:春天的词句应该充满了画卷。樠社是古代的一种祭祀场所,可能与诗人有关。
- 诗筒早寄慰衰翁:早早地把诗筒寄出去,安慰那些衰老的亲人。诗筒是一种用来传情达意的小礼物,可能包含诗人的诗句或其他内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怀古之作,通过对古往今来变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首句“浮踪岁岁逐飞蓬”,诗人用“浮踪”比喻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用“逐飞蓬”形容自己的四处飘荡。这种描述给人一种无所依靠、随波逐流的感觉。
接下来两句“忽把椒卮到汉东。芳草渐生䢵子国,新桃遥傍叔敖宫”,诗人突然之间带着酒壶来到了汉东,那里的芳草已经开始生长,新种的桃花也映衬着叔敖宫。这两句描绘了汉东的美丽景色,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满足。
诗人转向历史的沧桑巨变,“惊心故国沧桑外”,他心中感到震惊和忧虑的是故国的沧桑巨变。这里的“故国”可以理解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怀念。而“沧桑”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
最后两句“回首并州郢树中,樠社春词应满幅,诗筒早寄慰衰翁”,诗人回顾了过去在并州郢树旁的生活,感受到了岁月流转的痕迹。同时,他也把春天的词句写满了画卷,并且早早地把诗筒寄出去,安慰那些衰老的亲人。这里的“哀乐中年”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和珍视,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