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载狂歌越水滨,唾壶几缺醉时闻。
竹枝自适巴人调,薤简何当卜氏文。
已笑千金酬敝帚,只因什袭伴名熏。
于今欲勒磨兜记,侧理毛生取次焚。

【注释】

欧桢伯杨肖韩林开先序岭南稿予甚愧焉赋此答之:欧桢伯,即欧阳行周,字行周,号贞一,江西南昌人。杨肖韩,即杨万里(杨诚斋),南宋诗人、大臣。林开先,即林光朝,字开先,福建莆田人。序岭南稿,即《岭外代编》;欧阳公《与苏子由书》有“某欲作一书以寄子由”之句,故名《与苏子由书》。予,我。甚愧焉,非常惭愧。赋此答之,作此诗来回答他。两载狂歌越水滨:两年间我在越州水边放声高歌。唾壶:唾壶是古代的一种盛酒器,形似大口的壶,用以盛满酒后用嘴吮吸。几缺:几次被打碎。醉时闻:醉酒的时候听到。竹枝:指《湘夫人》,为屈原所作楚辞中的一篇。巴人调:指四川一带的民间歌曲。薤(xiè)简:指《薤露》,为曹操的挽歌之一。何当:何时。卜氏文:指卜商的文章。卜商,孔子弟子,姓卜名商。已笑千金酬敝帚,只因什袭伴名熏:我已经嘲笑那些用千金买一把破扫帚的人,只因为有你这些珍贵的著作陪伴着我,使我名声更加显赫。于今欲勒磨兜记:如今我想要在摩兜岭刻下你的事迹。勒,刻。磨兜岭:山名,在浙江绍兴。侧理毛生取次焚:意思是说:我常常在旁听别人讲学,就像把头发剃去一样,随时准备着。毛生,指杨万里。侧理,旁听。取次,随意。焚,烧,比喻讲学。

【赏析】

此诗为酬答欧阳行周之作。欧阳行周在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任广东提点刑狱,至嘉泰元年(1201年)离任,曾将广东政迹整理成《岭南稿》上呈朝廷。作者写这首诗时,欧阳行周正担任提点广东路刑狱公事。因此诗作于庆元二年(1196),距欧阳行周离任已有六年多的时间了。当时作者正在越州(今浙江绍兴),欧阳行周也正好在此任职。欧阳行周对作者的才学十分钦佩,特作此诗来表达他的敬慕之情。全诗共六句,可分为三联。开头两句写欧阳行周离开京城后,自己却还处在官场中,心中感到惭愧。中间两句写欧阳行周的诗歌创作和自己的学问,表明欧阳行周对自己十分推崇。最后两句说自己要向欧阳行周学习,随时准备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